薤白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歷史上對澶淵之盟的評價解析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eJOGK.html

 2016-04-04 15:13:39

澶淵之盟的評價

歷史上對宋遼澶淵之盟的評價褒貶不一,看到其積極影響的,認為一紙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間長期的戰亂,避免了兩國軍民因戰爭而承受的過重的賦稅壓力,同時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有利於華夏民族的融合與經濟、文化的發展。

而另一部分有識之士則對澶淵之盟的簽訂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認為其完全是一紙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宋真宗通過向遼國上繳歲貢的權宜之計,換得了北宋邊境的一時苟安,卻因此而忘記了居安思危,對宋朝後來的國運走向,實際上是貽害無窮。

數百年後,有關宋遼澶淵之盟的評價,依然爭論不休,尤其是民國時代的著名學者,對這段歷史的研究更是有著極大的興趣。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江南知名藏書家蔣光煦的曾孫蔣復璁先生就曾對宋遼澶淵之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蔣先生對澶淵之盟的評價頗高,稱其「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可謂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紙和談條約,其積極意義不言而喻。

而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則表示,澶淵之盟不過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作為美籍華人的黃老先生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身為華夏子孫的歷史觀,直指澶淵之盟簽訂的實質原因在於北宋統治者避戰求和的軟弱的外交模式,其弊端遠大於積極意義,放在充滿叢林法則的當代國際關係中,當引以為戒。

澶淵之盟訂立的背景

澶淵之盟是北宋真宗年間和遼國簽訂的盟約。所謂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而澶淵之盟也不例外。北宋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後,既有積極方面,同時也有消極方面。而縱觀澶淵之盟訂立的背景,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澶淵之盟簽訂畫面

公元1004年,遼聖宗在蕭太后的支持下,親自率兵南下,企圖深入北宋領土。當時北宋大臣們有的主張抗戰,有的主張逃亡,宋真宗面對來勢洶洶的遼軍,一心想要南下逃亡。而後在宰相寇準的極力說服之下,宋真宗才願意前往澶州監督戰勢。宋軍在宋真宗的鼓舞下,在澶州城射殺了遼國一員大將。遼國見北宋實力不凡,便主張議和。當時宰相寇準一心想要借勢打擊遼軍勢力,但是宋真宗畏敵,便主張議和。

在宋真宗強力主張議和之下,北宋朝廷便通過派遣官員前往遼國進行談判。雙方經過半年時間協商,最終於公元1005年1月份簽訂合約,這便被稱為澶淵之盟。澶淵之盟訂立的背景不僅與這次戰事相關,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北宋朝廷一直妥協的結果。

澶淵之盟訂立之前,北宋和遼國衝突不斷,雙方戰爭長達二十五年。遼國一直想要占領北宋的燕雲十六州,面對敵人的入侵,北宋只能防禦。自從雍熙北伐失敗後,北宋對遼國心存敬畏,北宋由先前的主動攻擊轉為現在的被動防禦,而面對步步緊逼的遼國,北宋最終只能妥協。

澶淵之盟的內容

澶淵之盟是在北宋真宗年間與遼國簽訂的盟約,從澶淵之盟的內容來看,雖然北宋做出了很大讓步,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北宋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後,換取了北宋百餘年的和平,為開創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1005年,北宋朝廷先後派遣王繼忠與曹利用前往遼國進行談判。同年1月份,北宋與遼國簽訂合約,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的內容共有四條,都是圍繞雙方的安定而展開的。澶淵之盟的內容之一就是北宋和遼國是兄弟國,因遼國君主遼聖宗年幼,所以北宋真宗為兄長。其次,北宋和遼國以白溝河為分界線,雙方都要在此撤兵,如果以後有越界的盜賊逃犯,雙方都不能藏匿。

除此之外,北宋和遼國還規定,不能在邊界修城。澶淵之盟的內容之三是北宋每年向遼國提供歲幣,即銀十萬兩,絹二十匹。第四,北宋和遼國決定在邊境設置榷場,以方便兩國貿易往來,加強民間交流。從澶淵之盟的內容來看,雖然北宋每年要向遼國進貢歲幣,但作為一種妥協的方式,北宋用歲幣換來了兩國百餘年無戰事的友好局面。

自從澶淵之盟建立之後,兩國依照盟約內容進行活動,從積極方面來說,促進了宋遼兩國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民族融合。後來有史學家評論澶淵之盟的內容說,它影響了中國整個歷史。

澶淵之盟的意義

對於宋朝而言,澶淵之盟的意義大抵是以金錢換取相對的和平,與清朝的馬關條約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盟約締結後,宋、遼兩國之間出現了長達數百年的和平局面,這對中原與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以及漢族和少數民族的融合有積極的意義。

檀淵之盟後,宋遼兩國還在邊境地區設置了互相貿易的市場,經濟、文化得以頻繁往來,漢族和契丹族兩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乃至精神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一切對於長期處於硝煙中的百姓而言,生活環境的和平是「澶淵之盟」帶來的最好的影響。

事實上,澶淵之盟在一定程度上是宋遼雙方實力均衡的表現,它對宋遼兩國都帶來了積極的作用。澶淵之盟的意義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歷經爭論的命題。長時間以來都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肯定者認為它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屈辱條約,但簽訂後,北方地區出現了一個長期的相對安寧的環境,它還增加了宋遼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往來,加深各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否定者則是認為澶淵之盟,承認了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澶淵之盟的意義,就必須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從經濟、文化、現實狀況等各方面做出考量。

澶淵之盟的影響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宋遼兩國在檀淵城展開激戰,而後,在雙方共同的議和意願下簽訂了「檀淵之盟」,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宋遼軍事衝突,為兩國帶來了之後一百二十年的和平,這便是澶淵之盟的影響。

雖然要以歲貢為代價,然而能夠換得邊境的長治久安,對宋真宗來說,當然還是一筆划算的買賣。由於澶淵之盟的影響,宋遼兩國暫時不再兵戎相見,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兩國領導人都鬆了一口氣。

自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兩國間百餘年間沒有再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邊境恢復和平之後,兩國的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也變得日益頻繁。據說在這一時期,兩國通使殷勤,宋遼之間外交活動多達三百八十餘次。不僅如此,遼國發生饑荒時,宋朝曾主動提供賑災幫助,而宋真宗崩逝後,遼國朝野亦舉國致哀,以示恭敬。

很難想像,曾經將彼此視為心腹大患的兩國,竟因一紙條約而締結為「友好鄰邦」,若說澶淵之盟的影響果真有積極之處,大概也在於此。

然而北宋朝野亦有不少有識之士看到了澶淵之盟的消極影響,比如王安石等維新變法派認為簽訂澶淵之盟後,宋朝君臣忘戰苟安,重文輕武,完全忘記了自宋太祖時代起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雄心壯志,導致大宋國力日弱,民風日益萎靡。對此,後世史學家亦頗有同感,畢竟澶淵之盟是宋真宗為了達到避戰求和的目的,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向強敵妥協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