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中國債市啟動去槓桿 現13個月來最大拋售潮

中國規模達15~18萬億的地方性債務已經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AFP)

【大紀元2016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日前,有大陸媒體表示中國債市去槓桿已經啟動,債券交易員的拋售帶來了中國債市13個月以來最大的拋售潮,有業界人士認為,一旦去槓桿趨勢形成,可能引發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和估值下跌的壓力,而一旦債市出現問題必定是金融動盪的開始。

債市開始去槓桿

據環球老虎財經4月28日報導,在過去幾年,通過低成本借入資金並將所得投資於高收益債券這已經成為了中國債券交易員提高資產管理收益的首選。而現在他們都急於拋售這些賭注,債市去槓桿已經悄然啟動。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表達了對債市違約日益增加的擔憂:「雖然減少槓桿對中國的長期金融穩定是有益的,但卻可能引發市場的惡性循環。市場已經出現了恐慌的跡象。」

隨著債券價格的下跌,政府債券正在承壓,企業債券也因國企違約多發走低。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駐香港的亞洲信貸研究主管Raja Mukherji表示,當有一家大型國企突然中止其債券交易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在岸市場的恐慌。投資者可能會想看看自己的投資組合,賣出這樣的債券。

報導認為,在去槓桿過程中,槓桿資金對整個市場的衝擊力度將遠大於其市場占比。以A股市場為例,在2015年6月初,A股融資買入額占整個市場的交易量比重不過12%。就算把場外融資加上,股市內槓桿資金的比重也不應該超過20%。但這不到20%的資金一旦進入快速去槓桿狀態,就讓A股劇烈下跌,並波及其它金融市場。同樣的道理,儘管從債券托管量來看,基金公司在整個債市中的占比大概只有20%,但不能低估其引發債市異常波動的能力。

債市違約頻發造成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

去年以來,大陸信用風險爆發路徑已經從民營企業蔓延至央企、地方性國企。2016年至今,已有11個債券發行主體共計22隻債券發生違約事件。

4月7日,中煤華昱發布公告稱,「15華昱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成為煤炭行業首例。2015年11月,中鋼股份確定延期支付本期利息,構成事實上的違約,成為首家發生債券違約的鋼鐵央企。東北特鋼集團分別於今年3月28日、4月5日和4月12日宣布債券違約,涉及總金額大約26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債券市場上首例違約地方國企。

據財經網27日報導,有券商資訊公司發現,今年4月有103家公司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共計1009.1億元,金額大約是去年同期的3.4倍。另據彭博數據顯示,中國3月就有62家企業取消448億元的債券發行計劃,規模相當於去年同期的3倍。

分析人士認為,放棄債券發行計劃規模增多反映出在面臨近25年來最嚴重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投資者日益擔憂違約風險。

華爾街見聞曾援引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的觀點稱,中國債券違約可能已經觸及到了整個市場的底線——對政府信譽的信心。中鐵物資的債券違約是個最關鍵的節點。在此之前的違約最多是量的問題,而該公司債券違約打破了債市對央企的「信仰」,直接導致大家開始意識到信用違約事件目前可以說是無視企業性質、所在行業,即便是隱含政府信用背書的央企也是可以違約的,這對整個市場的底線產生了巨大的裂痕。

中國債市迎來史上最猛烈評級下調潮

4月14日,大公國際將中國鐵物的主體評級由AA+調降為AA-。

興業證券固收高級分析師黃偉平表示,以前市場可能多認為AAA級國企、央企類的公司少有會被調降評級,但隨著部分發行人經營惡化,「即使外部評級多採用發行人付費模式,但面對發行人業績下滑,評級公司也有對企業下調評級的壓力,以維持市場公信力。」

招商證券近期發布的報告亦認為:「市場對於負面信息較敏感,較大規模的評級調整可能引起市場負面情緒加重,導致拋售。」

據彭博報導,中國信用債發行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評級下調潮。中誠信國際對信用債公開評級變動的跟蹤結果顯示,今年迄今發行人主體評級已發生至少33次下調,較去年同期的17次幾乎翻倍,同時創下有相關數據統計以來的新高。除中誠信自身進行的評級調整,上述統計還涵蓋了大公國際、聯合資信等國內主要評級機構公告的評級變動。

中誠信國際表示,主體評級下調次數增多,表明債券市場整體信用風險仍在加深。中誠信國際近日曾撰文分析稱,產能過剩行業企業的基本面持續惡化以及公司治理風險仍是兩大主要因素。

彭博社援引市場人士的觀點認為,隨著公司業績惡化,信用債降級高峰會延續至二、三季度。投資機構規避違約風險和低評級債券需求將使信心已經受挫的信用債市場面臨更大調整壓力。

中國債市一旦出現問題 注定將是金融震盪的開始

4月28日,《金融時報》刊登評論員文章。文章認為,當今中國債券市場如果違約是局部而零星的情況出現並非不可接受;而當違約變成恐慌情緒蔓延市場時刻,那麼局部違約很可能導致更大的擔憂,去槓桿去泡沫一旦不當,很可能就變成火燒連營,就像2015年A股股災發作於查配資開始一樣。

報導表示,因為中國是一個習慣不違約的市場,一旦違約驟然增加,那麼對於市場趨勢的逆轉將會非常致命,如果這個市場同時又存在槓桿的話,那麼價格的變化,很可能類似不斷吹大的泡沫最終破滅。

報導說,截至2016年3月底,中國債券存量總額為53.8萬億元,而A股總市值約為45.4萬億,流通市值36萬億。對比之下,債市規模已經超過A股,更重要的是,對比股市,債券在企業融資中作用更為重大。據中共央行發布的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59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淨融資1.24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則為2840億元。如果債市利率以及資金出現波動,對於企業影響更為直接。

所以,債市充滿了暗礁與風暴,一方面實體經濟回報率降低,另一方面儲戶要求的回報率沒有降低,這導致資本成本和收益率成本之間倒掛,迫使投資機構加槓桿,而這使得政府不能隨便讓企業倒閉。反過來說,居民回報率預期之所以那麼高,也在於政府信用兜底,大家都相信投資的項目不會有違約風險。隨著資產荒的情況惡化,這一矛盾將會激化,也會遭遇現實的挫折。

所以,債市的背後機構力量以及資金實力注定了債市一旦出現問題,那麼注定將是金融震盪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