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漢華 │ 攝影:蘇義傑
出處:2016年3月號《遠見雜誌》第357期
雖然趙致成的少喝水觀點不同於時下醫界,病人對他卻十分信任,甚至全家都找他看病。他的病人絡繹不絕,一年要看5萬人次,光一個早上,就有百名病人。他可以叫出熟稔病人的名字,記得病情,醫病對話幽默風趣,氣氛融洽,有如朋友。
從兒子氣喘經驗找到新觀念
新園鄉以種植紅豆、稻米聞名,趙致成的診所就位於鬧街上。一大早,診所就聚集許多老人家,不少人等著看上次的檢驗報告,好知道自己的健康情況。
「你的肝、腎都很好,還可以再用個70年!」趙致成這樣告訴70歲的陳奶奶,她咧嘴笑了。
遇到中壯年人,趙致成會要求做成人健檢,安排癌症篩檢。當見到看診20多年的病人鄭朝元,趙致成拿出糞便管,催促他做大腸癌篩檢,「沾一點就好,你不要整個都拿來啊!」兩人哈哈地笑了起來。
如果是癮君子求診,他除了檢查有無口腔癌,也勸阻抽菸。「抽菸是花大錢燃燒自己,」他邊檢查小陳的口腔,邊要他戒菸、戒檳榔。小陳與菸、檳榔為伍已30年,他說,聽了醫師的話,菸量已一天降到一包。
趙致成重視癌症篩檢,是因為好幾個鄰居得到大腸癌,甚至有人是末期。他在心中自問,如果換成自己,該怎麼辦?基於預勝於治療,他大力要病人也受檢。
從周遭親友尋找疾病解決之道,是他的行醫方式。他主張感冒、氣喘病人少喝水,就是來自治好兒子氣喘的經驗。由於兒子常常氣喘,他認為,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醫不好,沒有說服力,很難取信病人。
為了找到解方,全家從台北市遷到屏東縣,希望南部的溫暖氣候能改善病情,無奈天不從人願。不過,他的太太卻在無意中發現,兒子洗完熱水澡,全身出汗,氣喘就會改善,他推測,體內水分多寡可能和氣喘有關。
他試著讓兒子吃利尿劑、少喝水,排出水分,氣喘竟然痊癒,至今20年沒有再犯。他認為,氣喘、感冒病人如果多喝水,血液會將水分帶到肺部,使肺部積水、充血,導致血管滲漏,有害健康,引發氣喘。
因為兒子病好了,他將少喝水的觀念告訴病人。2009年,這項論點經由媒體披露,引起醫界正反面看法,屏東縣衛生局還找他親自說明,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發現。
「少喝水就不會喘,」他告訴治療孫子氣喘的王奶奶,還拿出果凍、戳戳樂,小孩頓時安靜,不怕看診。
家有氣喘兒的李家宏表示,女兒從幼稚園時期,就有氣喘,每當季節交替,便容易發病,發作起來,兩肩聳起,胸部凹陷,幾乎無法呼吸,還發出咻咻的聲音,必須住院治療兩、三週。
自從按照趙致成的建議,女兒晚上8點以後,不再喝水,如今已念國中,氣喘沒有發作,還可以吃些冰淇淋,她說,「連保險員都問我,為什麼不再替女兒申請住院給付?」
從麻醉科轉型社區醫師
趙致成從1994年開業以來,已經看過數十萬名感冒、氣喘病人,他都這樣教導,連80、90歲的長者,如果氣管發炎、咳嗽,也這樣叮嚀。所以,他不貼任何藥品廣告,也不介紹保健食品。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可治氣喘的醫師,原來是位麻醉科醫師。
趙致成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工作,幫過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前台北市長楊金欉等名人麻醉,因為雙手靈巧,擅長高難度的區段麻醉,外科醫師要開哪裡,他就麻哪裡,降低手術風險。由於他自己也會些手術,現在也能用來幫助診所病人。
《遠見》採訪的這一天 ,遇到83歲的張阿嬤來動小手術。她想要煮鱸魚湯,但是手指卻被魚鰭刺傷,留下深深的傷口,經由趙致成手術,引流放血,避免感染破傷風。「啊,好痛!」她喊著,護理師包紮傷口,也提醒她回診拆線。
如果遇到習慣打止痛針的病人,趙致成會考量病情,一位88歲的張爺爺腰痠背痛,希望打針,卻被拒絕,原來他早期長年打針,若是保持正確姿勢,可以有益健康。
從醫院麻醉科醫師轉為社區型醫師,趙致成深獲民眾肯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