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經濟學人
匯豐(HSBC)宣佈兩年內大裁員2萬5000人,占所有員工約10%,震驚市場。事實上,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雖然依舊穩固,但英國四大銀行金飯碗都在褪色當中。
除了流行音樂和色情產業外,沒有產業比銀行更積極全球化;眾多金融中心之中,也沒有幾個地方比倫敦更國際化。過去數十年裡,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等原本專注於國內市場的金融機構,皆大舉擴展投銀業務,並將觸角伸至國外。
不過,英國四大國際銀行(匯豐、渣打、巴克萊和RBS)卻再次身陷麻煩。它們先後遭受金融危機和規範緊縮重擊,但在全球經濟改善之際,獲利也開始成長。然而,美好時光並不久長。二月底,巴克萊宣佈2014年盈餘下滑17%,RBS宣佈虧損35億英鎊。接著又傳出更壞的情息;巴克萊於3月3日公佈利潤減少21%,渣打則於3月4日表示利潤下滑30%。
這些銀行的海外投銀業務,大大削弱了它們的獲利能力;以巴克萊為例,其投資部門2014年資本報酬率僅2.7%,個人及企業金融部門則為11.9%。因此,它們已經開始削減業務;RBS的投銀部門可能會裁員達1.4萬人,其他銀行應該也會跟進。
英國銀行家或許可以稍感寬慰,因為他們並不孤獨。國際金融模式在其他地方也碰上了麻煩。有人開始質問摩根大通是否該分拆,花旗集團仍未走出加護病房。而在歐洲,德意志銀行開始重新思考策略;多數分析師預期,它會進一步縮減投銀業務。
一向活在巴克萊、匯豐等銀行陰影之下的地方金融機構,則顯得相對健康。專營國內業務的勞埃德(Lloyd’s)營收表現優異,並宣佈配發股利,為金融危機以來頭一遭。而在美國,股價/帳面價值比率優異的銀行,除了規模龐大、但專注於美國業務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外,多為中型地方金融機構。
並不是每間銀行都準備打包回家。日本銀行正處於1980年代以來首見的跨國放款熱潮,中國銀行亦穩定地擴展海外市場;它們能否靠全球金融業務獲利,則仍有待觀察。(黃維德編譯)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8282#sthash.bS1RWyo9.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