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機器人執筆 記者失業近在眉睫?


2015-03-24 17:06:47

新聞1:美聯社去年七月開始使用機器人的撰寫軟體來報導企業財報,如今再與美國「自動化洞察力公司」(Automated Insights,AI)合作,派機器人撰寫籃球賽報導,未來兩年將擴大至足球賽。

新聞2:美國的阿爾法媒體公司(Alpha Media)擁有70個廣播電台,表示等無人機的管理機制通過後,將率先用無人機跑新聞,蒐集高速公路流量等。

新聞3:去年三月加州發生規模4.4地震,洛杉磯時報最快在網站報導,因新聞稿出自機器人,把地質勘探局數據填入現成模板,從寫作到發布僅用三分鐘。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機器人的行為也跟人越趨相似,圖為日本的機器人與參觀者一同自拍。 圖片提供/法新社

部分記者憂心忡忡,「我們會失業嗎?」美聯社與AI都強調,機器人不會取代記者。因企業的財務報表以數字與統計為主,運動比賽的球隊賽史與排名、球員歷年表現、結局預測等也很類似,才能以套用現成新聞模板的方式發稿。

AI表示,財報新聞不需要感情與感知的判斷,電腦軟體的速度與正確性在此類新聞的表現高於人類。

新聞界認為,機器人雖暫難取代體育記者與評論員,但軟體無所不能,或許很快就學會融入情感與評論的報導手法。「有感情的機器人」早在科幻片出現,有節制地愛國、看場合說話……是人類強項,但「機器人記者」是否有天也能學會?

記者難以做到完全的平衡報導,不帶感情的機器人(或電腦)也許可以。但報導國會激辯、群眾示威這種現場,與單純播報公路流量大不相同,機器人如何判斷報導角度?何時該加強力道與語氣?

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不能小看機器人作家〉一文,作者雪萊波多利內是從事信息搜索的H5公司主管,對電子信息相關問題很有研究。他在第一段寫道:「讓我來猜猜看,你認為你讀的內容是由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所寫。你可能對,也可能錯。」他說現在已有相當多文章不是人寫的,而是由電腦演算法完成。

波多利內還說,機器人寫手並不只是重複數據,而能寫出看起來像人類寫的報導,「它們非常聰明。當你閱讀這些報導時,絕不會猜到這個作者沒有心跳。」

他列出兩篇體育報導,「如果你無法分辨哪一篇是人類寫的,那,你不是唯一的一個。」他最終公布答案,「順便說一下,第一篇是機器寫的,第二篇是人寫的。」

紐約時報中文版翻譯了波多利內〈不能小看機器人作家〉,列出八段文字,要讀者來試試「眼力」,看讀者能否辨別哪些是真人或機器人所寫。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也上網試試?

臨場篇/推特無法代替 不入戰區 不了「細緻入微」

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十幾年,厭戰心理瀰漫美國。美軍在巴基斯坦使用無人機,排除地雷這些高危險行動,也已由機器人執行;機器戰士遲早會取代真人。那戰地記者呢?最近伊斯蘭國(IS)公開處決數名記者後,已有些媒體不再派記者上戰場。

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襲身亡時,《紐約時報》雜誌記者羅伯特沃思稱其為「一份高尚而危險職業所帶來的偶然代價」。《華爾街日報》記者比爾凱勒發表〈不去現場的不是好記者〉,把沃思的觀點運用於戰地記者。

安東尼沙迪德是知名的《紐約時報》戰地記者,曾因報導伊拉克戰爭兩度榮獲普利茲新聞獎,他2012年在敘亞採訪時突發哮喘去世。凱勒說,沙迪德充滿激情,熟悉當地語言、文化和歷史,善於傾聽,永不滿足,寫得一手好文章,「他小心謹慎,卻總想親自了解情況。」

凱勒說外交官和記者都需靠近現場,「來自埃及的Twitter信息,讓我們知曉阿拉伯之春,但Twitter不能代替親臨現場。如果你前往戰區,就能明白『細緻入微』這個詞的含義。」

細緻入微,也許是機器人與真人記者間的重要區別。

未來篇/將來,你的同事是機器人

美聯社利用AI的軟體,每季(90天)寫3千多篇金融報導,在蘋果公司公布營收幾分鐘後,機器人記者就發表報導。AI公司指出,其軟體去年發布了10億篇報導,許多都不需再經人工潤飾。

專家說,面對巨量複雜資料,我們需要人工智能,而不是人類智能;估計到2020年將有90%的新聞由電腦生成。「人類無用論」辯得沸沸揚揚。

英國工業革命時,憤怒的工人把機器砸毀。有人問荷蘭的西洋棋大師揚海恩多納爾,和電腦(如IBM深藍)下棋會做什麼準備,他說:「我會帶一把鐵鎚。」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是唯一獲得三次普利茲新聞獎的記者,去年發表〈當機器開始代替人類思考〉,提到有過這種砸碎最先進軟體和自動化裝置的「想像」之人不只多納爾。

機器人已開始寫書。邏輯是電腦的強項,未來哲學家會是「康德4.0版」或「笛卡兒5.0版」嗎?也許很快,你的同事就是機器人。

寫作課/電腦能代筆 卻不能替你思考

在大數據(Big Data)時代,寫作若要旁徵博引,輸入關鍵字,資料就排山倒海而來。你要做的就是編排,而這也能由機器人代勞。所以,你還需要學寫作文嗎?

如果只是堆砌華麗詞藻,作文滿級分的考生可能多得嚇人。前提是允許在考場用電腦寫作,只消把作文範本輸入。

但認知神經科學教授洪蘭主張,作文不用補習,只要多讀、多寫。她說,書看多了就有自己意見,寫出來就是作文。一篇會感動人的作文必須言之有物,更必須真誠。「補習班能教你技巧,不能給你感情。」

大陸聯考出過這個題目:「創新思維課堂上,同學們各抒己見,先挑出三個有意思的話題:一,諸葛亮借箭未滿十萬支;二,果陀來了;三,留下一點空白。任選一個為話題,題目自擬,體裁自選,不少於八百字」。

另一題:「一隻鷹抓了一隻羊,被烏鴉看到,想學鷹抓羊,但能力不夠,結果被牧羊人抓到」,要考生根據對材料的理解,寫一篇作文。你還覺得電腦作文能打遍天下無敵手嗎?

國外篇/剛果街頭 機器警察指揮交通

員警站在路口指揮交通相當危險,剛果首都金夏沙2013年就用機器人代替交警站崗。

剛果氣候炎熱,太陽能供電機器人不但耐熱,還因電力供應源源不絕,活力十足。機器交警的身體可旋轉,以錄影鏡頭監控交通,記錄流量,傳送各派出所。它們身價約台幣87萬元,換算成「月薪」是7.25萬元。

據報導,機器交警上路後,受到民眾歡迎,肇事逃逸的駕駛人無所遁形。

機器戰警是電影熱門題材,未來機器警察上街執法恐怕也將成真,更何況它們還會「寫」辦案報告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