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美西海岸碼頭9個多月罷工結束:海運預計一周內恢復

  美國西海岸碼頭長達9個多月的罷工結束

  中美海運預計一周內恢復正常

  商報記者 周健  2015年02月25日 05:40

  美國西海岸各港口,包括長灘、洛杉磯、西雅圖、奧克蘭港,負責處理美國半數的海運貿易,以及超過70%的亞洲進口品。

  全球各大航運公司都開通到美國西海岸的航線和定期運行班輪,在這些港口的碼頭工人大罷工期間,包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中國海運集團在內的至少17家中外航運企業,陷入了一系列麻煩。

  2月22日,美國西海岸碼頭工人與他們的雇主達成了為期5年的勞資協議,結束了斷斷續續長達9個多月的罷工。上海航運專家吳明華預測,僅今年1月中旬至春節前半程的最新一次大罷工,就影響了包括中國海運集團在內的全球17家大型航運企業的運營,“美西港口的作業能力很強,估計一周時間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

  西海岸承擔超七成亞洲進口    由90家世界最大的海運公司組成的太平洋海事協會(PMA),與代表10500名工人的國際碼頭與倉庫工人工會聯盟(ILWU),於2015年2月22日談判成功,雙方分別代表美國西海岸碼頭的資方和工人,簽訂了為期5年的新一輪勞資協議,結束了持續了9個多月的談判(罷工)。這項協議有待工會成員批准,同時也需獲得各航運公司及碼頭運營商的認可。截至昨天,雙方尚未披露協議的具體內容。

  “全世界有三大幹綫航線,亞洲到歐洲、亞洲到北美、北美到歐洲和地中海。”上海航運專家吳明華解釋,亞洲到北美航線的貨運量,主要體現在中國等地到美國西海岸之間。2014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亞洲到北美航線的運輸總量中,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貨運量佔據54%,亞洲到美國東海岸、邁阿密的貨運量佔據46%;美國西海岸加州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共吞納全美1/3的進口集裝箱。

  美國西海岸各港口,包括長灘、洛杉磯、西雅圖、奧克蘭港,負責處理美國半數的海運貿易,以及超過70%的亞洲進口品。據美國港務局協會(Association of Port Authorities)數據,每日進出美國西海岸各港口的貨物總值約38億美元。

  航運損失難以準確統計

  全球各大航運公司都向美國西海岸開通了航線和定期運行的班輪,在這些港口的碼頭工人大罷工期間,包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中國海運集團在內的至少17家中外航運企業,陷入了一系列麻煩,“前面的船卸不下貨,走不掉,后面的船就進不去,這樣就連鎖反應,而且不是一天二天。”

  據吳明華介紹,航運企業的損失難以準確統計,損失主要涉及班期的損失、運量的下降、計劃的修改,在收入減少的同時,成本卻有增加。“美西線集裝箱船的運力,2008年時還是8000標箱為主,后來都調整為8000標箱以上了,但是在最近的1個半月裏,船公司又把8000標箱的船,改成了5000標箱的船,運量明顯少了,有些港口還不得不放棄停靠。”

  從事上海至美國貨運業務的沈月昨天告訴商報記者,上海向洛杉磯海運一個集裝箱,正常的耗時為14天,“在9個多月的大罷工裏,我客戶的貨物,平均被延誤了7天,最長被延誤了10天,他們對美國客戶的交貨期就這樣晚了,有些客戶只好改為空運了,運費貴了幾倍。”

  沈月的海運客戶還被船公司收取了擁堵費、加急費等附加費,“9個多月裏沒有中斷過。現在即使罷工結束了,可能是春節原因,我們還沒接到船公司停收的通知。”

  吳明華解釋,美西港口大罷工期間,有些仍然作業的碼頭,向船公司收取擁堵費、加急費,船公司便將這筆費用轉給了貨主。

  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詢問,罷工結束后,積壓在美西港口的貨物,何時可以處理完畢。“應該會很快的,因為這些港口的設備很先進,集疏運體系很發達,水路、公路、鐵路都連接一起的,港口24小時連續作業。一艘8000標箱的集裝箱船,可以在24小時內裝卸完畢,駛離碼頭。”吳明華以此判斷,大約一周時間,美西港口將恢復到正常運營狀態。

  此次談判長達9個月

  美西港口上一次“停擺”發生於2002年,雙方談判破裂,碼頭癱瘓了11天。最終,美國前總統布什援引《塔夫脫-哈特利法案》,讓法官強令港口重新開工80天,雙方的談判則繼續進行。根據該法案,在勞資糾紛危害國家利益時,總統有權使用此法案終止罷工80天,以利勞資雙方冷靜處理。

  此次,PMA和ILWU雙方自2014年至今的持續9個多月的勞資談判,同樣伴隨了斷斷續續的罷工。“最新的一次罷工開始於今年1月中旬,美國西海岸29個港口的90%碼頭工人罷工,從船上卸下來的集裝箱都堆在碼頭前沿,后來的船,沒地方卸貨了,碼頭就這麼癱瘓了。”吳明華介紹,2月上中旬,在洛杉磯-長灘港錨地等待裝卸的船舶,從20艘上升到了30艘,而一年前,該錨地沒有船舶被迫滯留。

  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坐不住了,呼籲美國總統奧巴馬乾預此輪勞資談判。

  據航運界網站2月12日消息,美國零售聯合會在聲明中稱,“勞資談判的僵局正在損害美國企業、企業的僱員們以及顧客們。白宮現在應該在這一緊急時刻立即介入,迫使雙方開啟談判直至達成協議。”

  奧巴馬總統2月17日委請勞工部長裴瑞茲前往加州,與有關各方會晤,促請他們在談判桌上解決爭議。裴瑞茲努力在勞資雙方之間,斡旋出一個解決方案。

  美國白宮發布聲明,奧巴馬總統此舉是關切經濟后果。據紐約時報報導,奧巴馬總統介入這一勞資糾紛,背景是美國的零售商、商會及農業出口商,都已抱怨連連,聲稱承受了以數億美元計算的損失。比如,因港口擁塞導致從亞洲進口的備用零件及消費品無法準時到貨,而美國出口的柳橙及蘋果也只能任其腐爛。

  2002年罷工造成巨大損失

  有經濟分析報告顯示,美西港口碼頭公司在2002年罷工時,每停工一天,就會造成直接損失10億美元,加上與之相關的經濟損失,每天的損失高達20億美元。

  那次大罷工恰逢美國西海岸水果農作物收穫季節,新鮮水果無法及時啟運,西海岸各大港口的冷凍冷藏設施又爆滿,許多美國果農只能坐看自己的果實發霉變爛。

  煙草商的正常經營秩序亦被打亂,海外市場的香煙斷檔,給煙草商帶來超過12億美元的損失。

  豐田和日産由於缺少汽車零配件,被迫關閉了生産綫。

  與海運唇亡齒寒的美國太平洋鐵路公司,運輸量直線下跌,平均每天損失超過400萬美元。

  當時的勞工部華裔部長趙小蘭明確表態,“由於不能及時獲得部件,一些工廠的工人被迫停崗。如果西海岸的港口碼頭仍不能恢復作業的話,那麼類似的工廠關張數量還會急劇增加,美國的家庭農場和牧場也因此損失慘重。”

  當時,中國中外運公司有3艘班輪滯留美國錨地,無法靠泊碼頭,其中2艘在近海漂泊了10天以上,僅租船費用就損失了40萬美元。中外運的海外運輸採取租船的方式,船租金為每天2萬-2.2萬美元不等。為了彌補船期損失,中外運加快船速,增加了燃油費用,還取消了航線上原有的一些港口。

  當時,中國遠洋集團有9艘貨輪滯留美國西岸。正常情況下,中遠集團每周運往美國西岸的運量為10000標箱,每箱的運費為1200美元。由於船舶滯留,僅運費一項就在近兩周裏損失2400萬美元。其他還有集裝箱的額外周轉費用以及租箱費用。

  但是中海集團在罷工前的2個月,從美西調空箱回遠東,並斥資訂造了8萬個集裝箱。在罷工結束后,中海一下裝運了滿滿13艘船,在28天裏賺了6.5億美元,成為全球班輪公司在此次事件中的唯一贏家。

  勞資雙方一直相互制衡

  PMA代表碼頭雇主的利益,也代表碼頭的客戶——船東的利益,其成員包括了在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港口從事貨物海上運輸的裝運和碼頭管理公司。

  PMA成立於1949年,主要業務就是與ILWU談判並負責執行海事勞工協議,協議涉及海港雇佣條件、海事辦事員、監工和領班的薪金、員工福利和雇佣條件。ILWU的勢力範圍涵蓋美國西海岸29個港口,可謂控制着美國西海岸所有港口的碼頭作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PMA和ILWU多年來相互制衡,對社會發展具有一定意義。雙方曾於1960年簽訂了機械化及現代化協議Mech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greement,達成了貨物以集裝箱形式運輸的共識,為航運業帶來歷史性的改革,如今,集裝箱已成為絶大多數貨物的運輸標準。

  雙方於2002年簽署的新協議,使得美國西海岸碼頭作業進入了自動化時代。自2002年起,隨着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美國西海岸碼頭在集裝箱吞吐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對人力的需求不減反增。PMA預計,新技術將是港口碼頭吞吐量以及就業機會增長的關鍵因素。

  但是,PMA和ILWU給予公衆的最直觀感受是相互爭鬥。“勞資協議是有期限的,每隔幾年就要談判一次。工人們認為,物價上漲和作業量上漲,薪酬也應該調整。雙方每次談判,都可能導致罷工。但是,一旦簽完協議,將保持幾年的太平,因為勞資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上海航運專家吳明華告訴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