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茵核。多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野生或栽培,主產於雲南、湖北、四川等地。7~9月來挖。堆置「發汗」後攤開曬乾,再行「發汗」、晾乾,如此反覆3~4次,最後晾至全乾。生用。
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2.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5.茯苓:是健脾多于去濕。
6.茯苓皮:是去濕大于健脾。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用藥禁忌】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2.《藥性論》:“忌米醋。”
3.《醫學啟源》:“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損元氣,夭人壽。” 4.《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性味歸經】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主治】
1.用於各種水腫。本品甘補淡滲,性平作用和緩,無寒熱之偏,故可用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若表邪不解,隨經入腑之膀胱蓄水證,或水腫、小便不利,多與豬苓、白朮、澤瀉等同用,如五苓散。若水熱互結,陰虛小便不利水腫,可與滑石、阿膠、澤瀉同用,如豬苓湯。若脾腎陽虛水腫,可與附子、生薑同用,如真武湯。
2.用於脾虛諸證。本品能健脾補中,若脾胃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常與人參、白朮、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湯。若脾虛停飲,常與桂枝、白朮同用,如苓桂朮甘湯。若脾虛濕瀉,可與山藥、白朮、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朮散。。
3.用於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神不寧,多與黃耆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若水氣凌心之心悸,與桂枝、白朮、生薑同用,如茯苓甘草湯。
【文獻別錄】
1.《本經》:「主脾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2.《本草衍義》:「此物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3.《本草綱目》:「後人治心悸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于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論心病也。」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現代藥理】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鹼、組胺酸、麥角甾醇等。
茯苓具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
此外,還有鎮靜和降低血糖作用。
【附藥說明】
茯苓皮:為茯苓菌孩的黑色外皮。性味同茯苓,功專行皮膚水濕。多用於皮膚水腫,常與五加皮、陳皮等同用。如五皮飲。用量15~30g。
茯神:為茯苓菌核生長中天然抱有松根者。性味同茯苓。有寧心安神之功,專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健忘等。用量同茯苓。
【常用選方】
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之。(《儒門事親》)
【民間驗方】
【 食療保健 】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膽堿、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
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茯苓還用作茯苓餅、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國家將茯苓作為海軍常用藥物及滋補品的原料。在溫度較大的地區和場所,茯苓可作為重要的食療品種,經常食用可健脾去濕,助消化,壯體質。
(一)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茯苓還用作茯苓餅、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國家將茯苓作為海軍常用藥物及滋補品的原料。在溫度較大的地區和場所,茯苓可作為重要的食療品種,經常食用可健脾去濕,助消化,壯體質。
(一)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藥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陳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五)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六)茯苓麥冬粥:茯苓、麥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于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干舌燥。
【文獻論述】
1.《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2.《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文獻論述】
1.《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2.《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3.《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4.《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5.《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6.《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云,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7.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8.《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9.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
10.《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11.《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12.《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13.《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
14.《綱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腎邪,至東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澀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陰虛者不宜用,義似相反,何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素問》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觀此,則知淡滲之藥,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異。《素問》云,肺氣盛則便數而欠,虛則欠咳小便遺數,心虛則少氣遺溺,下焦虛則遺溺,胞移熱于膀胱則遺溺,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溺閉癃。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其人必氣壯脈強,宜用茯苓甘淡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虛、心虛、胞熱、厥陰病者,皆虛熱也,其人必上熱下寒,脈虛而弱,法當用升陽之藥,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脫陽之癥,其人必肢冷脈遲,法當用溫熱之藥,峻補其下,交濟坎離,二證皆非茯苓輩淡滲之藥所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李杲復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發前入之秘者;時珍則謂茯苓、茯神,只當云赤入血分,白入氣分,各從其類,如牡丹、芍藥之義,不當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則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張元素不分赤白之說,于理欠通。”
15.《本草經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大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胸脅逆氣,邪在手少陰也;憂恚驚邪,皆心氣不足也;恐悸者,腎志不足也;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陰受邪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濕熱,則口發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土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腫,皆緣脾虛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見斯病,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之功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于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
16.《本草正》:“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藏,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17.《藥品化義》:“白茯苓,味獨甘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用補脾陰,土旺生金,兼益肺氣。主治脾胃不和,泄瀉腹脹,胸脅逆氣,憂思煩滿,胎氣少安,魂魄驚跳,膈間痰氣。蓋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煩渴亦解。又治下部濕熱,淋瀝水腫。便溺黃赤,腰臍不利,停蓄邪水。蓋淡滲則膀胱得養,腎氣既旺,則腰臍間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補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氣從上順下,通調水道,以輸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澀而能利。”
18.《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余,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濕已消,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19.《本經疏證》:“夫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水停即氣阻,氣阻則水淤。茯苓者,純以氣為用,故其治咸以水為事,觀于仲景書,其顯然可識者,如隨氣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湯);隨水之淤而化氣(五苓散);氣以水而逆,則冠以導水而下氣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水以氣而涌,則首以下氣而導水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水與氣并壅于上,則從旁泄而慮傷無過(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氣與水偕溢于外,則從內挽而防脫其陽(防己茯苓湯);氣外耗則水內迫,故為君于啟陽之劑(茯苓四逆湯);氣下阻則水中停,故見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使請者條鬯,濁者自然退聽,或從下行,或從外達,是用茯苓之旨,在補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補矣也。”
20.《醫學衷中參西錄》:友人竹芷熙曰:“嵊縣地固多山,有葛溪口,嵊東山名也。本層巒迭嶂,峰回水繞之所,吳氏聚族而居,約四五十家,以種苓為業,其種苓之法,秘而不宣,雖親戚不告焉。新嵊藥肆間,茯苓皆出于是。春間吳氏之媳病,蓋產后月余,壯熱口渴不引飲,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余往治,病人面現紅色,脈有滑象,急用甘草、麥冬、竹葉、柏子仁、浮小麥、大棗煎飲不效;繼用酸棗仁湯,減川芎加浮小麥大棗,亦不效;又用歸脾湯加龍骨、牡蠣、萸肉則仍然如故。當此之時,余束手無策,忽一人進而言曰:‘何不用補藥以緩之’,余思此無稽之談,所云補藥者,心無見識也,姑漫應之。時已屆晚寢之時,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予媳之病昨夜用補藥醫痊矣。’余將信將疑,不識補藥究系何物,乃翁持渣來見,缽中有茯苓四五兩。噫,茯苓焉,胡為云補藥哉?余半晌不能言。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線生機,皆可醫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藥,亦治汗出之主藥。仲景治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可知心悸者汗出過多,心液內涸,腎水上救入心則悸,余藥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鎮之。是證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來,即心悸亦從汗出而來,其壯熱口渴不引飲,脈滑,皆有水氣之象,今幸遇種苓家,否則汗出不止,終當亡陽,水氣凌心,必當滅火,是誰之過歟?余引咎而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