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慘烈一役恐重臨 息魔欲來債券大屠殺凶兆現
2013-04-08
1994年是美國債券投資者既難忘又不堪回首的一年。當年聯儲局6年來突然首次大幅加息,重創熱火朝天的債市,被稱為「債券大屠殺」,一眾大行和基金經理損失慘重。19年後的今天,美國經濟漸回穩,受惠聯儲局寬鬆政策,息口長期近零,債市熾熱,但加息傳言此起彼落。資深投資者不禁憂慮,債券大屠殺歷史會否重演?
不少資深投資者對當年一役歷歷在目,安本資產管理固定收益部門主管格里菲思形容那是「浩劫」,「所有人同時被拋出市場」。大行如高盛亦損手,合夥人弗里德曼黯然下台。對沖基金Askin Capital Management和Steinhardt Partners均受重創。加州奧蘭治縣在投資衍生工具勁蝕破產。
今昔先兆類似 愈牛氣或愈慘
大跌市其實有先兆。1994年之前,聯儲局多年來維持低息,以促進銀行業和樓市復甦,讓投資者有息口會一直不變的錯覺。即使時任總統克林頓在1994年1月國情咨文中力陳美國經濟已開始復甦,市場仍不相信格林斯潘主政的聯儲局會因此加息。
到了2月4日,聯儲局出其不意將短期利率提高1/4厘,一個月後美國錄得強勁就業數據,加劇資金撤出債市,當年美國共加息7次,短息倍升至6厘,長債價格大跌近9%。
前所羅門兄弟首席經濟師考夫曼憶述1990年代初的經濟環境︰銀行業從1987年股災回復元氣、債券業務突飛猛進、垃圾債和衍生工具市場蓬勃,與目前有部分類似之處。更令人擔心的是,今天美國債市規模已達37.7萬億美元(約293萬億港元),是19年前的3.5倍,持債的對沖基金和散戶大增,單是去年就有3,09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流入債市。牛氣愈衝天,可能跌得愈慘。
19年來另一個轉變,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興起,讓投資者以更方便和廉價的方式押注債市。去年流入ETF的資金從2007年的127億美元(約986億港元),升至514億美元(約3,991億港元)。同時,利率掉期交易(IRS)市值升至逾500萬億美元(約3,882萬億港元)。IRS是雙刃劍,投資者可藉此對沖加息風險,但亦會鼓勵炒家瘋狂押注賺取暴利,一有風吹草動,隨時導致大規模拋售。
失業率關鍵 賺盡隨時惹火燒身
BellCurve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斯特拉祖洛表示,當今投資者但求在債市賺到盡,隨時可惹火燒身。他憶述1994年時,大部分投資者只專注於某特定領域,現在大家都想乘搭大趨勢的順風車,趁聯儲局加息、債市泡沫爆破前撈一筆。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決定維持短息近零,直至失業率降至6.5%。美國3月份失業率跌至7.6%的4年多新低,距加息門檻料需時兩年。況且,局方計劃提前上調長息,這讓金融機構仍有時間取得廉價貸款,再以較高息率借出獲利。不過,有市場人士擔心就業有機會大幅改善,促使局方提早加息。
現今交易員大多對1994年「浩劫」和加息周期沒切膚之痛,對「劫後餘生」的投資者而言,這也許是最大的警號。
■ 債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