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碩科技 站穩高速傳輸領域
華碩色彩,是助力也是阻力
文 / 呂愛麗 攝影 / 陳宗怡 2013-01-30
華碩的子公司祥碩,在歷經市場萎縮後,成功轉型,藉著運用集團的優勢,投入高速傳輸介面領域。如今祥碩起死回生,就連競爭對手也上門合作。
曾是數位相框控制晶片一哥,卻曾在3億元資本額燃燒殆盡後,才痛定思痛轉型。如今祥碩在高速傳輸介面IC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並於2012年12月成功上市。
祥碩由PC大廠華碩轉投資,董事長沈振來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上表示,在IC設計領域,他有兩個標竿:一是美國高通(Qualcomm),另一則是台灣聯發科。他期許以這兩家為標竿,成為所屬領域的創新領導者。
祥碩於2004年3月成立,希望在已趨成熟的PC市場,尋找新成長動能,跨入高速傳輸領域,不僅是晚進者,零經驗、零客戶,連身邊的朋友都不看好現任總經理林哲偉能變出什麼把戲。
三項優勢 祥碩成功轉型
當時各個大廠爭相投入開發多媒體影音,包括MP3、MP4,還有後來的數位相框。全盛時期,幾乎全球一流大廠皆採用祥碩的數位相框控制晶片。然而,此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撐長線發展,研究機構IDC曾預估,2008~2013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只有 0.47,加上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景氣頓時盪入谷底。
雪上加霜的是,3億元資本額幾乎燒光,沒有了市場、又沒有了資金,「是選錯戰場?押錯技術?」他不斷問自己,也問團隊。
若要存活,轉型是必然的選擇。林哲偉發現祥碩有三項核心優勢: 第一,內部多是個人電腦IC設計為背景的研發人員;第二,母公司華碩已有完整通路及行銷管道;第三,USB 3.0規格日漸成熟,2009年底有機會量產。「聽起來很矛盾,該感謝金融海嘯,」林哲偉說,若沒有危機,祥碩苦守原來市場,可能早已陣亡。
2011年,祥碩的人力由80多名增加至160餘名。業績從3億元,提升到14億元。人力增加一倍,業績卻成長了四倍。囿於資源有限,林哲偉和團隊不從終端產品著手,拐個彎以速度切入。
祥碩的策略是迎合高畫質影音,高速行動網路,加上雲端運算興起的趨勢,資料傳輸的需求從百萬位元(MB)至十億位元(GB)不等。高速傳輸技術應運而生,包括USB 3.0、SATA、PCIe,甚至還有由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和蘋果公司發起的Thunderbolt技術。
取得裝置端認證 盈餘負轉正
眾多項技術的傳輸頻寬從SATA介面的每秒3Gb,至Thunderbolt的每秒10Gb;祥碩皆有投入。針對每一項技術,祥碩開發不同產品,不同技術的競爭對手皆不同,林哲偉信心滿滿,「這樣的模式不容易被複製。」
以USB 3.0為例,祥碩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二家取得裝置端認證的廠商。2009年,祥碩每股盈餘為負2元。取得裝置端認證後,團隊立刻投入主機端晶片開發。
2011年日本發生海嘯,原本掌控技術的大廠瑞薩(Renesas)受重創。祥碩看準時機,將技術送往並通過1000多項測試,取得認證。瑞薩客戶將單子轉給祥碩。
2012年前三季,祥碩每股盈餘4.03元,幾乎已賺進一個資本額。
近年有許多業者進入USB 3.0市場,元大證券分析師張家麒認為,祥碩仍能掌握契機,原因是公司已切入主要硬碟大廠的供應鏈,有助鞏固訂單。2012年出貨量預估達3600萬顆,貢獻營收5億5000萬元,年增率150%。
以為華碩是背後金主,應是祥碩的助力,林哲偉直言,是助力,也是阻力。 剛投入高速傳輸,他四處拜訪客戶,聽到最多的是:「你們華碩色彩太濃,很難!」
林哲偉和團隊改變策略,從二線廠著手,包括不是華碩直接競爭對手的白牌廠商。
隨著產品線擴大,愈來愈多廠商採用祥碩產品,「除非是世仇,無法攻入,」林哲偉透露,連在主機板與華碩競爭最激烈的一家廠商,2011年開始主動找上門。
PC外的利基市場仍不明顯
目前,泛華碩集團占祥碩股權六成以上。華碩原為祥碩唯一客戶,現占比已降至三成。上市後,林哲偉希望比例可持續下降。
除了華碩色彩,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指出,祥碩產品主要還是運用於主機板、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等。PC以外的市場利基,反而不明顯。據祥碩資料,用於PC類產品的高速介面控制晶片,占2012年前三季營收比重高達76%;裝置端只有24%。
已開始投入下一個3~5年策略布局,林哲偉的目標是完成沈振來交付的任務:愈做愈大。
祥碩科技
成立時間:2004年3月
實收資本額:5.13億元新台幣
董事長:沈振來
總經理:林哲偉
主要產品:1.高速介面控制晶片(2012年前三季營收比重76.22%) 2.裝置端高速控制晶片及其他(2012年前三季營收比重23.78%) 股東結構:泛華碩集團(62.8%)、經營團隊及員工(26.2%) 2012年營業額:前三季為13.13億元 上市掛牌股價:62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