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2012-07-17 中國真正實力是「疑似民營企業」

中國真正實力是「疑似民營企業」

2012/07/17

     日經中文網 村山宏:美國財經雜誌《財富》日前發佈了2012年全球500強企業榜單,今年上榜的中國企業數量(包含香港,不含台灣)為73家,高於日本的68家企業。中國媒體以「中國首次超越日本」等為題進行了大量報道,但中國企業的真正實力又如何呢?

     在日本企業進入《財富》500強似乎不會引發如此巨大的關注。因為認為這只是銷售額的排名,並非盈利能力等衡量企業真正實力的排名。但在中國,眾多企業經營者都以進入500強作為經營目標。該榜單每年發佈時都無一例外會引發廣泛關注。

     進入500強榜單的中國企業數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2家。據人民網等媒體介紹,2002年日本上榜企業為88家,而中國上榜企業為11家。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中國的上榜企業出現了急劇增長。

    上榜的前10大中國企業均為國有企業。如果僅觀察銷售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銷售額為3752億美元,在整個排行榜上居第5位,正在追趕排在第1位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銷售額為4844億美元)。在上榜的73家中國企業中,如果除去香港企業,民營企業的數量僅為5家。在排行榜前200名以內,沒有1家中國民營企業入圍。

      中國國有企業作為企業的真正實力如何呢?這些資源企業和銀行的經營者大多是官員。同時,這些國有企業均分布於政府劃定的壟斷行業。從某種意義上説,甚至可以説中國的國有企業實際上是政府的一個部門。隨著中國經濟的擴大,這些企業獲得了發展,但正因為如此其作為企業的真正實力仍然是未知數。在中國經濟轉向低增長、國家扶持有所減弱時,這些企業能否繼續保持競爭力仍充滿未知數。

     在中國企業中,真正具有實力的企業是尚未在銷售額排行榜中亮相的企業。白色家電生産商的海爾、個人電腦生産商聯想集團、電視産商TCL、通信設備的華為等一大批家電與IT(信息技術)企業。

      這些中國企業也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特色。那就是很難作出判斷這家企業到底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例如聯想集團,其大股東中有中國政府下屬的中國科學院,但持股比例並未超過5成。按照《財富》的標準聯想集團屬於國有企業,但中國很多情況下視其為民營企業。

      TCL也仍然保留著政府持股,但管理層的持股比率已經大幅提高。而海爾則採取了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形態,因此被認為是公有企業。華為是非上市企業,被視為民營企業,但不斷有傳言稱華為正在接受政府的扶持。

     針對聯想、海爾、TCL以及華為到底屬於「國有」還是「民營」,人們甚至是中國互聯網上掀起了大討論。根據不同的解釋,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一種模稜兩可的企業。或許可以認為這些企業是在與政府保持密切關係的同時,採用民營企業元素的公共企業。

     不論如何,這些難以區分所有制的企業的共同特徵是政府對經營的參與程度較低,同時企業由一名經營者長期控制。這與官僚在短時期內擔任領導的國有企業存在差異。這些企業經營者果斷拓展業務的空間很大,目前開始拓展全球市場。

      企業的所有制模稜兩可,作為近代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或許存在問題,但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正在穩步提高。與資源和銀行等大型國有企業相比,這些企業規模較小,目前尚未進入500強。而當這些「疑似民營企業」登上500強榜單之際,才是中國企業真正強大之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