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北京瞭望》調整政策鬆緊帶 預防硬著陸

《北京瞭望》調整政策鬆緊帶 預防硬著陸

【2011-06-13/經濟日報 香港特派員╱李春】

中國大陸多個部門,包括海關總署、商務部等陸續公布月度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也將在14日公布數據。雖不是季度或半年數據,但由於中國經濟界各方,對目前中國經濟現狀的分析和走勢的判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些分析和分歧,其實都圍繞著四個字,即鬆緊軟硬。

這四字是兩組反義詞搭配,首先看這鬆緊。中國經濟界內部,目前最大的爭議,就是鬆緊二字,也就是說,宏觀調控政策倒底是鬆了,還是緊了,現在要不要調整政策。

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一般而言是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個杠桿。中國當局目前實施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用經濟界的話來說,是一鬆一緊的政策,即財政政策鬆點,貨幣政策緊點。財政政策保守且長期處於配角,宏調的是鬆是緊,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上。

中國貨幣政策的實施,一直有著爭議,爭議焦點就在這鬆與緊之上。今年以來有關中國通貨膨脹的討論,矛頭就直指貨幣政策的過於寬鬆,所謂大水淹了龍王廟,貨幣政策太過寬鬆,令流動性泛濫,結果就是導致通貨膨脹,把宏觀調控本身給衝了。在輿論的壓力下,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都是在不斷的緊縮之中。

線繃緊了,難免會出問題,近期中國兩個地區,號稱出現了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的倒閉潮,就被認為與貨幣政策的過緊有關。一個出現倒閉潮的,是溫州。早前曾傳說溫州出現民企倒閉,是那種炒買炒賣的企業,那是活該,大家不以為意。稍後有調查表明,是製造業的民企在出現倒閉,主因還是資金緊張,生存不下去了。

這些天又傳出珠江三角洲也出現企業倒閉潮,不僅是中小民企,還有中小外資,倒閉原因是本來就訂單少、利潤低,苟延殘喘中,又加資金緊張,加上人民幣繼續升值,給他們最後一擊,倒掉了。

另一組搭配叫軟硬,說的是中國經濟的軟著陸與硬著陸。之前有中國的經濟學者在說,中國經濟巳走向軟著陸,那是形勢一派大好,既不存在惡性通脹,又沒有房地產的泡沬,中國經濟今年可以在穩定之中,保持較高成長。

而這兩天,海外有關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擔憂多了。這種擔憂聲傳到中國國內,大家一看經濟有減速的可能,長江中下遊時旱時澇,通脹早就不是預期,都觸發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集體擔心。這種擔心,已經表現在市場中,是那種人人都在罵大街,人人都在說準備跑,比如股市。

由此,中共經濟領導人們,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這四個字,要不要調整宏觀政策,去解決政策的鬆緊,影響到的經濟起落;要不要預作適度防範,防止中國經濟走向硬著陸。

當然,中共經濟決策層行事不會說轉就轉。比如鬆緊的問題,目前初步的答案,就一方面宣示中國宏調政策,也就是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不變,但另一方面,央行和銀監巳悄悄放「鬆」身段,央行在放鬆銀根,銀監在助活中小企信貸。

另一方面,對中國經濟的軟與硬,中共經濟領導人也不是不聞不問。當然,首先是「樹立信心」,近期將不斷有官方專家出來講中國不會硬著陸,但官方自己也不敢盲目於軟著陸的信心,穩定投資、消除泡沬,穩定農業、助力企力經營等政策措施,已在不斷地釋出。

【2011-06-13/經濟日報/A9版/大陸財經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