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06年2月9日 星期四

親子語文教室--竭澤而漁

 姚儀敏 |2006.02.10

竭澤而漁」指排盡池裡的水而後捕魚,比喻一味榨取,不留餘地;或作「涸澤而漁」,「漁」不可誤寫成「魚」。

「竭澤而漁」的典故出於《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話說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與楚國打仗,眼看晉國就要輸了,文公召來軍師咎犯商討對策,咎犯建議文公以詐欺之計對付楚國,季雍知道了,對文公說:「把湖澤中的水淘乾了來捕魚,怎麼會捉不到呢?但是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山上的樹木燒光了來打野獸,怎麼會打不到呢?可是明年就沒有野獸可打了。現在用詐欺的方法來降服敵人,只能取勝於一時,以後就不能再用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

結果文公採用了咎犯的方法打敗楚國,但在犒賞有功人員的時候,雍季仍得到最豐厚的賞賜,文公解釋說:「雍季所說的道理,有利於千秋百世,咎犯所獻的方法,只有利於一時,對於眼前利益的獎賞,怎能高過於百世之利的獎賞?」

「竭澤而漁」既是全數搜取,不留餘地,因此往往被歸類為短視近利的一種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