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2006年1月31日 星期二

卡債高築,「卡奴」問題待解(光華雜誌)

2006 / 2月  文‧張瓊方 圖‧楊文卿

有人說,這是一個過度消費的時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嚴重透支的社會。的確,過度消費與嚴重透支的代價,已逐漸顯現。

「當街搶劫,卡奴鋌而走險」、「百萬卡債,連累爸媽」、「卡奴燒碳刷掉生命」……,各式各樣被卡債所苦的新聞,不時地在媒體上出現。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在2005年12月底所公布的年度12大「黑」新聞中,「卡債卡死人,信用卡、現金卡氾濫發行」名列第一。

設法解救「卡奴」,預防卡奴越來越多,已是台灣社會刻不容緩的要務。

根據金管會統計,全台灣九百多萬名持卡人中,有三百萬名持卡人動用信用卡循環利息。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金融機構信用卡循環可用餘額約五千億元,現金卡放款餘額約三千多億元,若再加上非卡類的小額信貸,合計個人無擔保放款餘額約1.4兆元。

雙卡的迷思

隨著銀行「雙卡」(信用卡、現金卡)呆帳日益升高,部分銀行將債權賣給民間催收公司。催收公司無所不用其極,24小時騷擾,騷擾債務人的父母子女,甚至利用黑道討債等行徑,不僅使得債務人不堪其擾,甚至有人走投無路選擇自殺,社會上要求銀行節制、搶救卡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有人認為,刷卡購物或者預借現金,都是使用人在自由意志下所做的決定,怨不得發卡銀行。

話雖如此,但因屬衝動型消費的年輕人是卡奴的高危險群,後續影響不容忽視。青輔會在去年12月底公布輔導專線的統計結果,發現主動打電話來求救的、30歲以下的卡奴,平均已欠下多達10家銀行、近200萬元的債務,而欠債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消費」。

持卡人不知節制的過度消費固然是債臺高築的主因,但不可否認,銀行發卡浮濫、鼓勵借貸等措施,也是導致卡奴人數急遽上升的原因之一。

信用卡18-20%的高循環利率,每年創造了1400億到1600億元的利息收益,各家銀行無不使盡渾身解術,爭相搶奪這塊市場。每年光是花在促銷借錢上的廣告費就超過8億元。「別讓金錢阻礙了你的夢想」、「George&Mary」(借錢免利)、「借錢是一種高尚行為」……等拜金思想早已藉由廣告深入人心。

在銀行的蠱惑下,台灣10年來的負債總額以近10倍的速度快速成長。截至去年9月,雙卡債務總額創下新高,總計負債達8035億元,平均每張信用卡負債2萬元,現金卡負債8萬元。而已正式列入催收的「卡爆族」更達40萬人,平均每人負債60萬元,每個月新增五萬多人信用破產。

欠債償命?

在各方搶救卡奴呼聲不斷的壓力下,去年11月立法院一度提案將信用卡循環利率強制訂於10%,差點引發股市金融股崩盤。其後銀行公會勉為其難釋出善意,在12月中公布了新版的債務協商機制,除了設置受理協商專線,並計畫在今年4月前成立「消費金融無擔保債務協商委員會」,單一窗口受理協商。

銀行公會信用卡委員會主委王仁宏指出,債務人若屬失能、重大疾病、中低收入戶或特別境遇家庭,最多可分10年還款,且利率最低可為零。只是,卡奴一旦進入債務協商機制,聯合徵信中心將同步註記,卡奴在10年內將很難再與任何銀行打交道。

為了避免持卡人過度消費無力償還,銀行公會也決議將信用卡最低應繳金額,由目前消費金額的2∼5%提高到10%,最快將從3月起開始實施。而信用卡及現金卡逾期後的債權,即日起不得出售給俗稱「討債公司」的資產管理公司。

銀行為求自保,各種針對不正常繳款者的緊縮策略紛紛出籠,包括:現金卡到期不續約、現金卡只准還不准借,縮減持卡人信用額度等,現金卡申請更是進入「急凍期」,今年一月核卡率下降到剩下兩成,預計還可能跌破一成。

「泛紫聯盟」、「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等民間組織,為了協助卡債族與銀行展開債務協商,日前成立了「卡債受害自救會」,由65名律師組成律師團,計畫以集體協商方式與銀行進行償債協議。同時,自救會也將以社會運動模式,針對暴力討債、拒絕協商的銀行,採取抵制行動,甚至不排除到銀行前靜坐抗議,癱瘓銀行業務。

司法院也準備修訂「破產法」,打算增訂「消費者債務之清理」專章,讓被卡債或房屋貸款困住的民眾,可以在法官介入、債務人也有誠意還款的情況下,向法院聲請適用「更生方案」,延緩清償住宅貸款,或以較優惠還款條件分期還款,以獲得重生的機會。

欠債必須還錢,這是當然的道理;但如果被慫恿借錢在先,之後又被債務逼得必須償命,那恐怕有違社會所應追求的公平與正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