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5 03:21:36 AM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5日訊】當美西碼頭封港行動的影響日趨擴大之際,令人不禁猛然意識到暢通的「海運」對全球經濟與現代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把今天的生活環境形容是一個充斥「貨櫃」的世界,事實證明一點也不為過。
據中央社10月5日報導,過去三十年來海洋運輸的蓬勃發展,益發凸顯這次封港事件對進出口貿易界的震撼,它對美亞地區民眾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既深且遠、方興未艾。
回顧一九七一年,美國西岸港口第一次出現碼頭罷工事件時,當時的總統尼克森足足等待三個月後,才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強制碼頭工人返回工作崗位。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三十年後的今天,關心美西封港事件的各方,無一認為布希總統可以好整以暇的「蕭規曹隨」,不論是美國業界、亞洲各國政府,都寄望白宮能夠儘早介入,以期將損害降至最低。
三十年來最大的改變之一,是美國與遠東太平洋國家間在貿易來往上達到前所未有的倚賴程度,美西二十九個主要港口每年進出的貨櫃重達二億五千三百餘萬噸,這個數字正好是一九七零年貨櫃總噸位的二十倍。
更具關鍵性的是,裝在這些成千上萬只貨櫃裡的貨物,不論是原料、零件、半成品或是製成品,絕大部份都是美亞兩地民眾生活上的必需品,一旦供應短缺或是不足,都可能影響民生至鉅。
譬如美國最大零售連鎖店威名百貨向台灣禮品製造商訂購的一批聖誕節飾品,若是延遲一週到美上岸,可能導致後續交貨遲緩,無法如期上架發售,其所影響的層面涉及倉儲、運輸、行銷宣傳、價格制訂等,最終不僅造成買賣雙方無法從中獲利,甚至血本無歸。
南加州大學國際經濟學者吉姆歐文指出,封港行動對三十年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微不足道,可是時至今日,貿易系統已經徹底改變,一旦產品來源中斷,整個銷售系統便告癱瘓。
歐文說,美國製造業近來已放棄庫存大量零件與貨品的作風,而是有效維持零件與原料的供應通路,經常是在左手接單,右手才向亞洲生產線下單,再按時將到港的貨櫃拆封,重新包裝產品,透過快捷郵件遞送到買主手中。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由於精密電子通訊器材的發達、鮮少出現的貿易障礙,以及廉價的海運費用,令「零庫存」的交易方式普遍獲得業者的接納與習用。
也因此,來自亞洲原產地的物料、相對廉價的勞力以及便宜可靠的海運,造就了美國與亞洲國家在多邊貿易上愈來愈深的相互依存度。
也因此,太平洋海運協會為對抗碼頭工人消極怠工所採取的「防衛性」封港行動,連日來在太平洋兩岸躍登報章的頭條,廣受產業界、貿易推廣單位、財經主管部門的重視。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大型連鎖百貨業者,包括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威名百貨、「標的」等所組成的零售業者同盟,今天再度致函美國總統布希援用「塔虎脫—哈特利法案」,早日下達碼頭復工強制令,避免美國已經陷入衰退的經濟雪上加霜。
來自太平洋彼岸的消息也指出,做為美國長久貿易伙伴的台灣、日本、大韓民國、馬來西亞等,也計劃採取一致行動,促請布希政府早日化解封港的僵局,減少對亞洲國家經濟造成的衝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