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景氣不振的原因與因應
【本報訊】
行政院繼建會日前發布十月份景氣對策信號,顯示國內經濟景氣疲弱,景氣燈號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黃藍燈,瀕臨衰退的邊緣。同時,今年前三季表現活絡的工業生產、就業等經濟實質面指標,也受金融面的不振所拖累;經建會因此提出若干刺激景氣的對策,包括建議中央銀行從貨幣政策著手,以免景氣落入衰退的境地。
社會各方近月來對於當前的經濟景氣,原有各種見仁見智的看法;主要是由於今年上半年景氣大致仍差強人意,下半年卻出現外銷與內需部門榮枯不一、不同產業亦表現參差的現象。官方似乎先天上對於經濟層面的壞消息不願正視或不夠敏感,前此在判斷撲朔迷離的景氣動向時亦居於樂觀者的陣營。現在,經建會不僅以具體的證據指出當前景氣急劇逆轉,並且強調需要採取行動以防止衰退的到來;儘管不論就認知與行動而言,這與社會對政府所期待的明快仍有差距,亦尚可稱得上面對現實的表現。接下來的問題是:景氣既然低迷,我們應該有什麼作為,經建會所提的刺激景氣措施是否係適當。
談因應之策,有幾項基本原則必須釐清。首先,應剖析現今景氣不振的本質。從各方發布的統計及調查,當前的不景氣明顯是由房地產與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引起,隨後經由房市、股市與金融面的「三位一體」關係擴散;發展至今,不僅與房市有關的營建業及其上中游產業遭受波及,亦影響民間消費,從而連累相關的服務業及內需產業。其間復因台海兩岸關係緊張與金融風波接踵而至,廠商的經營投資意願不免在心理層面亦受打擊;其結果是:經濟的實質面亦終於在金融面、消費面及心理面的多方交迫之下,難以倖免;即令有資訊、電子等若千產業及整體出口的熱絡,仍不足以支撐大局。
其次,景氣不論好壞,基本上是短期的現象;在判斷景氣變動的時候,仍不宜忽略長期的經濟變動趨勢。當然,長期與短期的現象未必可以截然兩分,短期現象常足以積累形成長期問題,長期的趨勢變動也可能反映在短期的現象上。以當前的情況來說,整體經濟景氣在民國七十四年及七十九年都曾出現疲軟,是否景氣有五年循環的現象,尚難論斷;但是這一波的房地產不景氣,卻可以肯定是民國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外匯存底累積過多引燃金錢遊戲,其後「經濟泡沬」盛極而衰的調整過程,最終並影響了整體經濟。倘若長期趨勢如此,我們在試圖刺激短期景氣之際,亦宜審慎分辨各種可能方案的性質與目標,避開可能導致效果互相抵銷或事倍功半的作為。
比較有爭論的,還在於政府處理不景氣時的作為。不少人認為,既然經濟情況不好,政府責無旁貸,理當有所因應,甚至推出一些振奮人心的利多措施,方足以振衰起敝。不過,政府並非萬能,現今行政部門的效能亦不宜高估;在期望行政部門有所作為的同時,工商企業不能輕忽本身自己面對現實環境應有的努力;況且,市場機能的發揮雖然需要時日,其調整的功能往往較人為的干預來得高明。
釐清這些基本原則,在當前景氣不振的環境中,政府的作為即應從效能出發,對症下藥,不能流於治絲益棼。經建會所提的對策,主要從加強公共支出、排除民間投資障礙及擴大辦理住宅貸款著手,並輔之以金融政策。按構成國民所得帳主要項目的消費、政府支出、投資及貿易差額來說,經建會顯然希望透過增加政府支出、提振民間投資等途徑,並且經由擴火住宅貸款刺激對房地產的需求,以期在民間消費不振的情況下,刺激整體經濟的成長。按這種推理,由於擴大貿易出超也有帶動景氣的作用,乃不惜越俎代庖,建議中央銀行以台幣貶值的方式刺激出口,並且營造寬鬆的資金環境以為配合。大致說來,經建會這些對策,從總體經濟的基本面出發,容或欠缺新意而未必能立竿見影;但如能求其落實,亦不失為某種意義上的根本之計。然而,要求政策性的讓台幣貶值,姑不論是否會損及中央銀行的獨立自主,畢竟係屬公然主張以人為方式干預匯率,並輕忽台幣大幅貶值的負面效應,是整套方策中的一大敗筆。
現今的景氣不振,既有長短期的成因,亦牽涉經濟與非經濟層面;在此政經擾攘的時期出現,不免因充滿不確定性而益增因應的困難。我們唯有希望政府與民間、在朝與在野各方,和衷共濟,在政治熱季中不忘經濟才是台灣的根本,讓相關的行政部門發揮專業效能,與民間一起回歸經濟,方為因應經濟景氣與長遠發展挑戰的根本對策。
【1995-11-29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