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93年7月31日 星期六

加工出口區 1993

 1993-08-01   天下雜誌147期
從量變到質變

短短六年,三大加工出口區,勞工減少四成;新生代的勞工價值觀與勞工意識,也在改變;蛻變中的加工出口區,呈現何種變貌?  

高雄港曝曬在盛夏黃昏的斜陽下,港務局旁的前鎮加工出口區仍瀰漫著一團令人難耐的暑氣。下午四點,加工區正門檢查哨的值班警察,紛紛整裝待命,迎接下班的人潮。

 汽機車的引擎聲像潮水般,由遠而近。先是數十輛大巴士駛過,接著無數的機車飛駛而過。從四點半到五點的下班尖峰時刻,加工區往往籠罩在汽機車廢氣煙霧和震耳欲聾的噪音中,聲勢驚人。但是對在當地做了二十年作業員的眷村子弟胡台蓮而言,目前的場面比起二十年前,遜色太多,「以前下班人山人海,根本讓你不能騎車,只能牽著腳踏車慢慢走,」她回憶,當時加工區三百家廠商,為了下班交通問題,還要協調分梯次下班。

前鎮加工區目前有一萬六千餘名勞工,比起全盛時期近五萬人的規模,只剩三分之一。此地勞動力的流失,並非孤立現象。根據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統計,包括高雄楠梓、前鎮、台中潭子三地,全部受雇員工只剩五萬二千人,比起六年前的九萬一千人,短短六年,勞工減少四成
1987年 91000人 
1993年 52000人

 勞工正逐漸離開工廠,而六年前的一九八七年是個分水嶺。那年,股巿、房地產開始狂飆,社會上金錢遊戲盛行,原本台灣地區有二百六十二萬名勞工,從那年開始逐漸離開工廠,到今年三月底,只剩二百一十三萬人,六年來就業人數減少了一九%。二十年來,加工出口區一直是勞力密集產業的聚集地,受到勞工離開工廠的衝擊也最大。三個加工出口區都在長期招募員工,其中以面積最小的前鎮區,勞動力消長的情形最顯著。

 勞力密集產業外移,釋放出大量非技術性的勞力轉移至服務業和地下經濟,也是工人急遽減少的原因之一。勞力密集產業外移的原因,是「過去三十年,台灣和美、日跨國企業形成的國際分工,一向分配到的低附加價值加工角色已不適用現今的環境,勞力密集的產業因此必須去東南亞、大陸,才能使他們的資本再循環,」作家陳映真認為,這是台灣社會結構的調整,致使人力結構有重大改變。

 加工出口區目前仍堅守崗位的一萬六千名員工,多半是中年的家庭主婦。「只有家庭主婦才有這個定力,不會一直換工作,」加工出口區一家企業的中階主管表示。

 二十年如一日,每天七點上班,四點下班,三十八歲的胡台蓮在前鎮的陸軍眷村長大,常隨母親去教堂做禮拜。她十四歲時,美商飛歌電子來設廠,然後換成美商通用器材投資的高雄電子,十八歲讀夜校高二時,進入高雄電子,九年前,又在通用把軍用IC廠賣給Interpoint公司後,被協議轉到後者投資的坤宇電子來。「說好我們的年資、休假完全承認,坤宇又給我們每人一個八千元的紅包,所以我們一百多個人就過來了,」胡台蓮她身穿一襲棕色的套裝,騎上五十CC的舊機車,念叼著可惡的賊把她剛買兩個月的新機車偷走了。邊說著,豐滿的臉還習慣性地發出微笑,燙過的頭髮在夕陽中閃著光暈。

 然後是新進員工愈來愈少,每年招進來的高中畢業女生,十個留下來不到三個。鄰近的永安工業區,是化學、機械等傳統工業聚集地,人力缺乏十分嚴重,「勞累、危險和骯髒的工作,對五十六年次以後的年輕人,很沒有吸引力,」區內的台灣金蜂工業公司經理陳文進指出。

 坤宇電子的資深員工吳玉招就遇過一個年輕女孩,上班不到一個月,就推說家住高雄巿三民區,騎機車上班要半小時,通車太辛苦而辭職。吳玉招家住屏東新園鄉,每天撘交通車上下班要三小時,卻從不抱怨。她說現在加工區多的是這樣不能吃苦的年輕人,「像我們只是看顯微鏡,又有冷氣,環境也乾淨,他們卻還嫌單調無聊,」心直口快的她頗不以為然。

 新一代的勞工價值觀已改變。一九七○年代初期,還有十三歲的小女生,拿著姊姊的身分證,冒充已滿十五歲,「就為了想進加工區賺錢貼補家用,」加工出口區聯合工會理事長何棲鴻表示,他本身在日立電子任職,二十年來看盡加工區的變化,「新一代的女工完全不一樣了,」他說。

價值觀改變

 從前錙銖必較、省吃儉用的作業員,如今對消費價值觀自有一套理念,午餐也許吃的是擔仔麵配貢丸湯或滷蛋,但對「悅己者容」的支出卻毫不吝嗇。中午一點,豔陽高照,女作業員三三兩兩從餐廳走回生產線,幾個女孩仍流連在餐廳外面攝影禮服公司的促銷攤位旁,端詳著一張張搔首弄姿的彩色沙龍照。這些打著「個人攝影專輯」的攤位,正在開拓這個二十歲左右、未婚女工的巿場。一組沙龍照收費一千到兩千元,以新進女作業員起薪一萬二千元的收入而言,沙龍照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一組沙龍照收費10%月薪

 消費價值觀改變之外,勞工的自我意識提高,更加懂得保護和爭取自己的權益。資深女工集體爭取資遣費或退休金,就是一例。近兩年,加工區內的港商生和製衣、日商三美電子,相繼歇業,其中生和製衣撤資後,未遵守勞基法發放資遣費,近百位四、五十歲資深女工,為了自己的權益,組成員工自救會,推派住在鳳山的江初枝為領袖,到處尋求政治勢力的支援,終於透過立委張俊雄和加工區聯合工會的協助,爭取到「分三年六期,資方償付資遣費」的補償承諾。生和歇業年餘,他們也拿到兩張支票,幸好還沒有退票,「否則一定爭取到底,」江初枝對立委張俊雄助理陳聖治表示。

 加工區內競爭力衰退的廠商,近年來陸續歇業或縮小規模,六年來少了二十一家廠商,加上精簡人力的業者,共釋放出三萬八千名勞工,但回流到生產線的人卻有限。「很多女工已經在本地結婚生子,有的更已買了房子,小有積蓄,不很迫切需要這份薪水,」加工出口區聯合工會理事長何棲鴻舉例說明,台灣已經是個富裕的社會。例如,已在高雄巿置產者,近年來房地產價格飆漲,坐收土地增值厚利,二萬元的月薪已瞧不上眼。出生於林園,家住高雄巿的林金蓮,在服務的公司關廠後,以四十歲的年紀重回校園,去年在高雄巿獅甲國中取得國中文憑,她和兒女一起求學得到的樂趣,遠勝過每天在工廠做例行的工作。

工作環境改善

 加工區目前還能吸引勞工久居者,都是工作環境有空調、管理人性化、產品附加價值高的工廠。例如美商坤宇電子,是區內第一家依勞委會規定,與員工簽訂團體協約的廠商,藉著契約的明文規定,保障員工的退休金能依勞基法規定發放。生產軍用IC的坤宇,在波斯灣戰爭後訂單減少,但仍能維持一百二十人的生產線。除了看顯微鏡比較耗眼力外,工廠內全面空調,環境乾淨,工作輕鬆,是真正吸引員工久居的主因。

 昔日電子零件廠的工作模式,以輸送帶式的生產線,把每一個零件送到女工面前,女工竟日只做一個動作的工廠,如今不能生存,再高薪資也找不到工人。七○年代盛行的輪帶式裝配線,只要有一名女工上廁所,生廠線就必須停擺等她一個人,因此早期有日商規定非休息時間,不能上洗手間,使女工因此患了泌尿系統毛病,這種苛刻的工作條件,「根本沒人要做了!」一名資深女工說。此外,二十年前的高中夜校生胡台蓮,在加工區有很多同學、同事,近五年就要陸續退休,退休金非常可觀,部份廠商因此提前資遣這些員工,使勞工流失更快。

 今年七月四日,經濟部開會決定,將優先開放三個加工出口區,讓大陸半成品自由進口,成品進口也可免關稅,並准許貿易業者進入加工區。以目前台灣製造業的環境而言,加工區變成自由貿易區,企圖和新加坡、香港競爭亞太區域營運中心的地位,最缺乏的將是能處理跨國企業業務的人才。大批通英文、效率高的服務業人才,將進駐自由貿易區,取代昔日生產線上的女作業員。這項政策無疑會全面改寫加工區的面貌。五萬二千名勞工將何去何從?政府要如何訓練他們轉業,適應全新的變局?還是像那些已離開的三萬八千人一樣,零零落落散入社會,平白的浪費這批可觀的生產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