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93年5月23日 星期日

讀者迴響 再論「為何三月是潤月?」

置閏有兩套 民間用「平氣法」 湯若望用「定氣法」

【1993-05-23/聯合報/ 黃一農(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不管依據那一個法,置閏都是人為的。平氣法定有節氣無中氣的月為閏月:定氣法則在每年頭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置閏。科學專刊最近連續幾期均出現有關置閏的討論,但因撰文者對農曆規則的演變似乎多不甚清楚,以致對置閏一事仍語焉不詳並有所誤解。

現在世界上各華人社會中所使用的農曆,它的規則是由德國籍的耶穌會士湯若望在清初制定的,而其內容和傳統的方法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我國傳統的農曆,希望能對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運動有所描述。由於月亮從朔至朔或從望到望的週期(朔望月),平均為29.5306日,不是一個整數值,故農曆中為了使用上的方便,就把一個月的長度折衷分為兩類:大月30日,小月29日。這樣,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後,可使每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至於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週期(回歸年)是365.2422日,這個數目比十二個朔望月的總日數多,卻又少於十三個朔望月,故農曆定義一年為十二個月,也就是說一年約有354天左右,較回歸年大概少了11天。

如果讓它一年一年這樣相差下去,那麼就可能出現有時在夏季過新年的荒謬情形,於是每隔一段期間(十九年平均七次),農曆就增置一個閏月,也就是說當年會有十三個月。如此,我們不僅可從每月的日序中了解月相(如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月圓),也可以同時兼顧到季節時令。那麼農曆的閏月究竟是怎樣安插的呢?這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的方法常不盡相同,如秦代以前,往往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漢初,則放在九月之後,稱做「後九月」,稍後,才出現「以不含中氣的月份置閏」的規定。

什麼叫「中氣」呢?我國古代天文家將一回歸年等分成二十四份(此法稱為平氣法),即俗謂的二十四節氣,其實當中包含了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節氣和中氣交叉排列,古人為方便記誦,把二十四氣依序取字,編成下面的歌訣:「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農曆月份的名稱即是由中氣決定的,如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

二十四氣排列的期準點是從冬至起算,每隔15.2184日即置一氣。每個月頂多可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但由於兩節氣或兩中氣之間固定相隔.30.4368日,比大月的30日尚多,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某一個月內僅有一節氣而無中氣的現象,古人即將這個月訂為閏月。

此一傳用上千年的定義節氣和閏月的方法,在順治初期,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當時奉旨制定曆法的湯若望,為凸顯新法較舊法優越,就更改傳統的平氣法為定氣法,此法將太陽在黃道上的周天運動,依度數等分成二十四份,亦即太陽從冬至點起,每在黃道上移動15度時,即定為一節氣的日期。

但由於太陽的視運動遲速不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為橢圓型),因此各節氣間相隔的日數就不相等。以致有可能出現一月之中有三氣,而閏正月和閏十二月將不可能出現的情形。偶爾也會因此出現一年之內有兩個無中氣之月的現象,湯若望只得勉強規定:僅在每年頭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置閏。

湯若望所使用的定氣和置閏法,因違反傳統且較為複雜,在當時引起了社會激烈的反彈。雖然我國在清朝以前的曆法,都是使用平氣法,然而早在西元第六世紀,避亂海島的天文家張子信,在進行了三十多年的天文觀測後,就發現了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不均勻的事實。而隋唐以後的天文家,在推算天象時,更已開始應用了定氣法,但在編製農曆時,則仍一直是採用平氣法。

為何中國古代的天文家早知推算定氣,卻又在農曆中採用平氣?這主要是因平氣可使置閏的法則簡易明瞭所致,且在此法之下,因兩節氣或兩中氣間的時距是固定的,故術家或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朗朗上口的歌訣,方便地推得各氣的時刻。

【1993-05-23/聯合報/45版/科學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