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92年11月5日 星期四

新臺幣故事

 海峽風雲04.1:黃金都去哪了?

-

1949年,改變無數人命運的一年。


許多在那一年發生的事情,都被後來的歷史洪流衝散了。


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臺灣其實曾經站在一個什麼樣的十字路口。


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


在中國大陸上,中共的軍隊風捲殘雲,國民黨的軍隊節節敗退,國已不國。


在臺灣島上,二二八事變後的鎮壓仍未停止,一批又一批的國民黨軍隊進駐臺灣,卻沒有帶來什麼安全的感覺。


先說個歷史小故事:


1949年6月15日,大約是韓戰爆發前一年。


遷到台灣的國民政府,為了應付劇烈的通貨膨脹,決定發行新台幣:


「以四萬比一的比例,兌換舊台幣」


但是,這是印鈔票,不是印衛生紙…


紙鈔這種東西,不是你說發行就發行的,得讓人有信心。


問題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什麼都有,就是沒辦法讓人有信心。


如果拿不出真心白銀,或者說美元當基礎,沒人會買帳的。


國民政府當然也知道,這種事情跟二二八不一樣,靠武力沒用…


必須拿出真金白銀來當籌碼…


當時,財政專家顧翊群(國際貨幣基金會中國首任執行幹事)


就負責處理這件事,他可是專家。


他從國民黨帶來臺灣的375萬兩壓箱底黃金裡,拿出80萬兩。


再加上倉庫裡的一千萬美元,為準備金,發行新臺幣。


然後公開宣布:


「新臺幣可與美金或黃金自由兌換」

「1美元兌5新臺幣。」

「1兩黃金兌279元新臺幣」


當然,用說的沒人相信。


初期,人心波動擠兌的危險期,必須咬牙挺住


一開始,每天都有上萬兩黃金從銀行被兌走…


撐不到半年,國庫就只剩下不到70萬兩的黃金儲備


美金,更是早就被兌換完畢了…


怎麼辦?


如果是崇禎皇帝,大概就找繩子準備後事了…


但是,顧翊群是有現代金融知識的真正專家,他知道可以怎麼辦…


「升息吧!」


顧翊群宣布大幅加息:


「凡活期存款300元新臺幣以上的戶頭,三個月的利息加到7%。」


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大量的黃金,回頭兌換新台幣,再回流銀行,賺取高利息。


可是,這種飲鴆止渴的伎倆不能玩太久…


進入1950年,當銀行利息回落之後,新臺幣馬上再度受到挑戰


1950年6月21日,國民黨政府宣布:


「改用白銀兌換新台幣」

(因為黃金與美元都用完了)


這種「此地有銀三百萬兩」的做法,再度引來兌換風潮…


中華民國政府苦苦支撐了四天,即將彈盡援絕的時候….


1950年6月25日


「韓戰爆發!!!!!!!!!!!!!!!!!!!!!!!!!!!!!!!!!!!!!!!!!!!!」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


消息見報,人心風向馬上逆轉,兌換風潮漸漸平息


不過,此時國庫中的375萬兩黃金,已經所剩無幾了…


麻煩以後不要再問什麼國民黨帶黃金來的事情了..

摸摸你手上的新台幣鈔票吧,都在那裏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