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1-11 聯合晚報 周陽山】
最近五十天,東德經歷了比過去四十年更大的轉變,變化的速度比波蘭和匈牙利更為快速,也更令人震驚。和匈牙利、波蘭不同的是,東德的改革是來自於長期受壓抑的東德人心、蘇聯改革量的推動和西德的施壓。這和波蘭以內部反對勢力(團結工聯)為主的改革動力,以及匈牙利由黨內發動的改革相比較,東德所承受的壓力與改革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東德政府決定開放對西方邊界,並賦予人們自由旅外的權利,使得惡名昭彰的柏林圍牆實質上形同拆除,這不但象徵東西對峙情勢的再次紓解,也正式象徵冷戰時代的終結。無怪乎來自東西爻方的掌聲不斷,而戈巴契夫的讚許之聲自然也不足為奇。
但是東德的急速變革趨勢,卻要讓東西雙方花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消受得了。首先,對西德而言,柯爾總理雖然口頭上一再保證將無條件接收東德人民,但對西德各地執政當局來說,如何安頓東德人民的生計與就業問題,卻是頗傷腦筋的。另外,如何安撫西德人民的情緒反彈,以及有效處理即將而來的失業、救濟與社會福利問題,更非簡易之事。
其次,對英美西方國家及捷克、波蘭等東歐國家言,東德加速開放不啻為兩德統一,提供了一劑強心針,但對這些曾受到統一德國威脅的國家來說,它們並不希望德國統一之日及早來臨。東德的變革與開放幅度,對歐洲言,雖有意識型態上的積極性意義,但也無形增強了對歐美間接性的威脅。
最後,對蘇聯言,雖然戈巴契夫一直鼓舞東德加入改革陣營,但由於東德在東歐扮演的是工業先鋒的角色,因此從戰略立場考慮,如東德改革步調過速,進一步威脅到華沙體制的整體利益,那就超越了蘇聯的容許範圍。東德未來數月中的變革方向,不但將影響到東西關係的整體發展,以及「統一德國」因素在歐洲政局中的變動趨勢,也將威脅到蘇聯在東歐的整體利益。如果改革過頭,威脅到戈巴契夫個人在蘇聯政局中的地位,東德改革就會戛然而止了。(本文由台大三研所客座副教授周陽山口述,記者牟蕾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