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87年10月5日 星期一

華府看開放大陸探親的「中國結」

華府看開放大陸探親的「中國結」

【1987-10-05/聯合報本報華盛頓特派員 王景弘】

在中國問題上,華府、台北和北平很少有皆大歡喜的局面。華府雖自認設法要以公允態度對待台海兩岸,但爭執不休仍是常態。這次台北決定開放赴大陸探親,可說是三方面難得的一致。難得的一致雖然台北尚未正式宣佈開放探親的辦法,美國駐北平大使羅德已搶先公開對此項「和平進展」表示歡迎。中共則一面表示歡迎,一面又認為光是探親不夠,台北應接受他們的「三通」,作為「和平統一」的前奏。中共「代總書記」趙紫陽的論調還在先「三通」,並以「一國兩制」完成「統一」;他對台北決定開放探親,並沒說到「歡迎」的程度,只是說此舉符合台海兩岸同胞的「願望」。

比較而言,最得意的還是華府。台北下的是險棋,可能獲若干勝利,但民間錯誤的過高期望,和因此造成的混淆,處理不當,也有副作用。北平要求的是「三通」,台北的開放探親,距「三通」仍遠,而且,如此探親,對中共政權的影響,禍福也難說。只有華府置身事外,政策雖未變,情勢卻依其政策所預期的方向在發展。

羅德大使在二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訪問時,實際上是重申美國對台海兩岸解決爭執所持的立場。美國認為台海兩岸的分歧,應由兩岸的中國人自行以和平過程、相互協議的方式,作適當解決,美國介入其間只有礙事;美國歡迎雙方的和平進展--只要那是出於雙方的自由選擇;美國對雙方解除分歧,不主張特定模式,或特定結果。自然的演進美國方面認為這是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以來一貫的「中立」立場。雖然美國採取「一個中國」政策,但它仍堅持不對解決問題的模式或結果有所主張。美國提的是問題的「解決」或「和平解決」,而不是中共指明結果的「和平統一」。同時,美國強調問題的解決,應循和平程序;雙方和平進展,應出於自由的選擇。這些話目的在表明反對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謀求解決「台灣問題」。

在相當程度上,美國對台海爭端解決過程的看法,與中共現行的策略相近。打開中共之門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認為中共在「台灣問題」上持長遠的觀點。國務卿舒玆今年三月訪問北平時,也表明支持以「進化過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他提到美國政策雖未變,但情勢已變,美國歡迎這種發展(人員接觸及貿易),並將尋求使這種發展可以持續的環境。舒玆強調這種發展的速度,應由台海兩岸中國人自行決定,不受外力壓迫。與此相近的中共策略,也是緩步漸進的方式,只要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中共並無意立即解決「台灣問題」。中共打出的「三通」「四流」,只是過渡手段,其終極目的還在迫使台灣接受「一國兩制」以行「統一」。納悶的地方美國既認為「台灣問題」的解決,應循自然演進的過程,從美國利益出發,華府歡迎開放探親、間接貿易這類「和平進展」,自不待言。但是,在另一個層次上,若千對台北持同情態度的國務院官員,雖然也接受台北的說詞,相信開放探親純粹基於人道立場,台北仍堅特「三不」政策,不接受中共的「統一」方案,但他們私下對這樣急劇的發展,仍感到相當納悶。

第一,他們對開放的時機感到納悶。他們相信執政黨列為最優先、最急迫的工作是政治革新。解嚴只是政治變革最簡單的一部份;影響最大,問題最複雜的國會改選、政黨結構、功能的改變等棘手問題還在後頭。在理論上,應該是內部變革穩定後,如有必要,再調整大陸政策。現在卻把開放探親的事情移到前面,突然間使「統」「獨」之爭熾熱化。

第二,他們對處理開放探親的過程與人民心態感到納悶。開放辦法未定,風聲已頻傳,揣測紛紜,過度提高人民的期望。政府目前既無意改變「三不」政策,也無意改變反共及光復大陸的立場,但在開放探親所激起設法要突破禁忌的狂熱中,一般人防共,對中共的敵意可能受削減,造成混淆和難以想像的怪事。

第三,他們對台北在「台灣問題」轉趨平靜之際,台北突然決定把探親化暗為明,使「台灣問題」又受渲染,也感到納悶。美國國務院對台灣居民經第三國赴大陸探親的事瞭如指掌,這種事台北執法當局採取不干預態度,也是基於人道的考慮。現在把它公開化、合法化,在形式上是朝向解決台海兩岸爭執的過程踏出一步。未來的衝擊熟悉中國事務的美國政府官員說,中共對「台灣問題」所表達的急切性,比一兩年前更緩和。雖然中共「中央軍委會主席」鄧小平,曾幾次提到「台灣問題」應盡快解決,否則拖久了,怕被美、日所染指,但中共官員有關「台灣問題」的談話已成形式,不得不說罷了。

不但如此,中共的「三通」,「一國兩制」喊了幾年,已喊不出什麼名堂,靈不靈,香港都未實驗,也難取信於人,現在台北開放探親,正好使中共振振有詞,重新宣傳它的「統一」方案,要求進一步實行「三通」,以達「統一」的目標。這一來使問題又顯得急迫。

第四,開放探親之後,壓力勢將集中在直接貿易的問題上。台灣經濟既需要市場和原料,商人將不斷要求與大陸直接貿易,政客自然也推波助瀾。這種壓力政府能擋多久?經濟掛,中共可以操作運用的機會更多,政府關係更難避免。這種不斷衝擊,不斷演進的變化,除非是台北的本意,否則踏出這一步,也令人迷惑。

【1987-10-05/聯合報/02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