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74年3月5日 星期二

《經濟專欄》貨幣供給與物價


《經濟專欄》貨幣供給與物價

【侯家駒】英文字InfIation,在經濟學上有很多定義,但卻有一個共同現象,那就是物價水準的昇高。譯成中文,該是簡單地寫作「膨脹」--例如總體模式中的「膨脹缺口」,但是,我國在以往的習慣上,把它譯成「通貨膨脹」,照說,這在意義上是有誤差的,因為膨脹的原因很多,通貨至多只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國的若干前輩們,把它譯成「通貨膨脹」,是有其歷史因素的。過去在大陸上的物價劇增,主要是由於通貨過多,尤其是政府為彌補財政上的赤字,不得不大量印行鈔票,以應付消費性開支(例如軍公教人員薪餉),結果是物價飛騰,導致經濟崩潰,是以,一直到現在,很多人一看到膨脹,就聯想到通貨膨脹,而談虎色變,餘悸猶存。據此,有關當局比較容易接受抽緊銀根觀念,是可以想像的。

財政赤字
財政部發債 平衡財政收支


貨幣供給在對物價影響上,是否只有掀風作浪的負作用?姑不論若干極端的人(例如B.P.Pesek與T.R.Saving)認為貨幣是社會的淨財富,意即貨幣(僅指通貨與支票)增加,等於增加社會淨財富,即使原始的貨幣數量學說所認為物價水準與貨幣數量成正比的說法,亦是有一定前提的,除開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外,最重要的是真實產出不變。這一前提,至少是建築在兩個條件上,那就是充分就業與技術不變。倘若社會上沒有達到充分就業,貨幣數量增加,會促進生產,如再透過乘數作用,有時不但不提高物價水準,反而有抑低物價的效果。有些時候,即使資源已充分就業,但若把增加的貨幣用來發展技術,因劃新而擴大生產,也同樣地具有抑低物價的效果。總而言之,增加貨幣以應付消費性支出,必然會導致膨脹,增加貨幣以用於生產,若資源未充分就業,即使短期內有膨脹的可能,但在稍為長期的期間裏,會有抑制物價的作用。以上說法,或許會有人反對。因為從凱因斯的總體模式看來,無論是消費性支出還是生產性支出,都是構成總合需求中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而總合需求的增加,常會引起膨脹缺口,所以,要抽緊銀根,不僅打擊超額的消費需求,也且要抑制投資需求,以消除膨脹。殊不知凱因斯這一模式,主要是用於相當短期的,那就是總合供給不變(這和貨幣數量說有相通之處)。供給既然不變,經濟的膨脹或緊縮,當然是來自需求。因而,膨脹當然是來自超額需求,所以,要抽緊銀根,以降低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但若略予延伸,或稍作長期看,很可能有誤差發生。現在且作簡單說明:假定總合供需二線交點所決定的均衡所得,是落在充分就業之處,則稱此所得為充分就業下均衡所得,以Y'代表之,再假定這個經濟只有一種產品,是以,這一產品市場上供需二線交點下的矩形副積,必然是Y'(因為此矩形是該產品的總值,亦就是其價格與數量的乘積)。因為在這一點上,已是充分就業,所以,產品市場上的供給曲線不可能右移(即真實供給不可能增加),但可以向左移動。要是供給減少,使供給曲線左移,其和需求曲線相交的新均衡點,形成了一何新矩形,亦就代表新的均衝所得。這一所得,顯然不是充分就業下的均衡所得,姑以Y代表之。新矩形面積是大於還是小於原先矩形面積,是決定於需求彈性(即需求曲線的陡度):如果彈性大於一,則新矩形面積會較小,反之,則較大,因為這時候,價格是因供給減少而提高。依此推論,就總合模式言,在需求彈性大於一的場合,Y必落於Y'以左,這顯然是緊縮缺口,貨幣當局可以放鬆銀根,以鼓勵生產,使產品的供給增加,而降低價格,並把總合需求向Y'點推進。但若需求彈性小於一,Y會大於Y',以致必然降在Y'以右。在這實質上,雖然是因供給減少而提高物價,但在表面上,卻可能被錯覺地看作是由於超額需求而造成的膨脹,以致錯覺地使用抽緊銀根措施,以抑制總合需求──當然亦大大地打擊了投資需求,因而迫使產品供給作進一步的減少,反而導致物價步步升高。亦就是說,抽緊銀根不但沒有消除膨脹,反而助長了膨脹。總括說來,使用總合模式必需小心,因為這在根本上是假定供給不變的。要是供給可變或減少,則在產品需求缺乏彈性之時,會發生錯覺,抽緊銀根政策,對膨脹是水上加油。現在,且看我國的膨脹,到底是屬於那一類?首先看看,我國是否已經達到充分就業?在這一方面,實在沒有甚麼直接資料,亦就是說,膨脹是否來自超額需求,很難確定。但把注意力轉移到供給方面,顯然可見,我們的供給不但沒有不變,顯然有所減少。供給減少的原因,首先是來自原料不足,接著是能源危機,這些事實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根據官方公佈的資料,亦支持這一事實--據行政院主計處經經合會發表的工業生產指數,(以民國五五年為一○○),自去年六月到今年一斤的八個月指數,依次為三七.八,三七七.一,三七七.一,三六四.八,三七六.一,三六二.○,四○六.五,三九二.六。除去年十月與十二月分別比前一個月提高外,餘均逐月降低。去年七月與八月的工業生產指數雖然都是三七七.一,但是七與八月份的躉售物價指數分別為二一九.八四與二二五.七四,可見八月份的工業生產頗為減少。依此,則十月與十二月份的生產,在實際上亦增加得有限。更嚴重的,乃是今年一月份因為一月份的躉售物價指數比十二月份高出很多。

在這一情形下(即供給不變的前提不存在,而且,供給已顯著減少),大力抽緊銀根,很可能會發生前面所說的錯覺結果,即在需求缺乏彈性下發生供給減少時,抽緊銀根不但不能緩和膨脹,反而火上加油地助長膨脹,因為在這一情況裏,解決之道乃是增加供給,要增加供給,那就要放鬆銀根。當然,放鬆銀根是要有所選擇的,那就是要遏抑消費需求──在這一前提下,提高利率是正確的;但要促進投資需求--這就得在利率工具以外,尋覓其他途徑,假使怕降低準備率而放鬆一般銀根,則又須實施選擇性信用政策,不但對急需補助的產業,作嚴格管理的專案融資,還須採取低利政策,這種選擇對象,不僅是要針對需求彈性小的產品(即必需品或日用品),而且要輔助中小企業,因為需求彈性小者,不僅是攸關大眾生活的日用品,而且亦是易在總體模式中引起錯覺的產業;至於中小企業則是銀根緊悄中最易受到傷害的,而應受到適當照顧。總之,原料缺乏與能源危機,已使產品供給遭受嚴重打擊,更不可再人為地用抽緊銀根政策,使供給進一步地減少,而使膨脹益形高漲。

【1974-03-05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