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

1970年5月29日 星期五

《社論》法國大罷工的經濟後果


【1968-05-29 經濟日報】

《社論》法國大罷工的經濟後果

法國三十年來最大的工潮,由法政府、企業與工會三方面,經過兩天的談判,始於本月二十七日午前七時(巴黎時間)達成協議。前項協議,今後尚待各工會的同意,方能正式簽字。而法國工人,據聞尚有對上述談判結果,表示不滿者;同時,法政府與國營鐵路工會領袖的交涉,又告決裂。將來的發展如何,仍未可逆料。

雖然戴高樂在其內外政策上,犯有嚴重的錯誤,然本年法國經濟的展望,卻仍不惡:其實質成長率預定為五%,較美國(四%)、西德(四%)、英國(三%)、比、荷、盧三國(二-三%)等為高,在先進國家中,僅次於日本(八%)及義大利(五.五%)。

本年一月法政府發表促進景氣恢復的整套辦法,其有關的各項支出,達七二○百萬美元。又就本年法國經濟的實際情形看來。本年一-三月,其工業生產增加六%(去年同一期間僅二.三%);輸出頗有擴充,尤以對美、英兩國為然。又三-四兩月內,物價亦頗穩定。惟失業則達勞動人口的二.五%,則較過去為高。

因此,法國國內亦有部份人士,曾主張應由法政府增加財政支出,以促進景氣。然法當局因此舉將使其國際收支惡化,並導致黃金的外流,而予以拒絕。

此次法政府、企業與工會三方面所達成的協議,其主要的項目為:(1)自六月一日起,將最低工資自二.二法郎,提高至三法郎(其幅度為三五%);(2)一般工資提高一○%(先於六月一日提高七%,再於十月一日調整三%);(3)在今後數年間,將工作時間自每週四十八小時,減為四十小時;(4)對兒童三名以上的家庭,增加津貼;(5)減低個人醫藥費擔負,並增加老年津貼。

據估計:目前法國的工潮,對法國經濟的損失,僅其生產方面,每天當約新台幣一百億元。今後即能在短期間結束,若按上述解決辦法,則通貨膨脹的發生,當為必然的趨勢。尤其自七月一日起,歐洲共同市場內部,完全廢止關稅;而對外部的非會員國家,則徵收統一的關稅。同時,共同市場各國將按「甘迺迪回合」關稅談判的結果,實施關稅的減讓。綜上所述,可知法國今後在國際上,即將面臨十分激烈的競爭。然而適於此時,其國際競爭的力量,卻大見削弱。而其國際收支的惡化,更在意料之中。推究原委,亦可說是戴高樂一意孤行所招致的惡果。

戴高樂過去盡量累積其黃金,擬增加其在國際貨幣方面的發言力量。甚至唯恐黃金外流,故不敢採取進一步促進景氣的措置,這是一種「新重商主義」的作風。今後如果法國黃金陸續外流,則法郎的貶值,十分可能。面對此種難局,法國自然再難唱不切實際的國際貨幣制度改革論調。然而,我們不可以為:今後法郎地位的弱化,即為美元地位相對強化的意思。相反的,法郎地位的惡化,必增加黃金的需要,從而使整個國際貨幣局面,趨於緊張。美、法兩國過去數年間,在國際貨幣問題上,處於完全對立的地位,今後恐反會因利害相同而轉趨合作。此固為法國工潮之偶然的後果,但也是我們研究國際間關係尤其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所應注意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