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1853 龍山寺 頂下郊拚-2/4 背信忘義

 


三邑人擁有屯貨碼頭課取稅金的權力,長期壟斷王公宮口與蕃薯市街的通商交易。為了爭奪艋舺碼頭的經濟利益,同安人與三邑人之間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成為頂下郊拚的導火線。

安溪人不借道給大稻埕
但是
安溪人迫於黃龍安的壓力
借道給三邑人
清水祖師廟位於戰略要道上 遭戰亂焚毀

同安人戰敗 帶著海霞城隍爺神像 逃往大稻埕 大龍峒
三邑人不以為滿足 打算趕盡殺絕   
窮寇莫追 同安人狗急跳牆 死命抵抗 戰勝安溪人 

後來
三邑人並沒有履行承諾 出錢修建毀於戰火 清水祖師廟
三邑人是反對洋商洋教

大稻埕同安人與洋商合作 輸出茶葉 成為跨國貿易商業中心
取代艋舺三邑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天津條約》雞籠、滬尾、安平、打狗,開港通商。
1860《北京條約》
開港以前 臺灣貿易主要輸出米、鹿皮以及白糖為主
開港以後 「茶、糖、樟腦」為主

艋舺三邑人貿易對象是中國人
大稻埕同安人貿易對象是洋人

番勢李春生 廈門人 (1838-1924 生意經營靠洋人發大財)
1842 南京條約 五口通商 洋商洋教允許進入廈門  
1851 14歲李春生受洗入洋教 基督教長老會 學會英文
1857 任職英商廈門怡記洋行(外資)
1861 創設四達商行太平天國之亂 歇業收場

1865 任職英商台灣寶順洋行(外資)
1865 任職英商台灣怡記洋行(跳槽)
1866 大嵙崁(大溪鎮)考察樟腦業 意外發現台灣適合種植茶葉
福建安溪引進茶苗 鼓吹洋商 投資北台灣山區 種植茶葉
引進大陸茶工、茶師到臺灣(太平天國之亂 離鄉背井意願加大)
促使「北臺茶業」得以崛起 行銷全球

後李春生自行創業 經營得法 快速累積財富 當時僅次於板橋林家

1878 任台北城建築委員
1885 捐款重建 大稻埕長老教會(中法戰爭時遭匪徒拆毀)

1895 李春生與辜顯榮 迎日軍入台北城 維持治安(板橋林家潛回福建)
         李氏辜氏因此獲贈 日本旭日勳章一枚 


李春生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實業家以外,而且是一位學者,他寫了不少遊記、哲學評論,後來集結成「主津新集」、「東西哲衡」、「哲衡續編」出版,目前有學者推崇李春生是台灣第一位哲學家,也有學者曾天從肯定他是「稀世之奇才」,日人中西牛郎稱他是「泰東哲學家」,也有學者吳文星推崇他是台人第一位維新家,他因關心時局事務,多次捐款建設北台灣成為美談,1896年,他因組織保良局及維護台北治安有功,被台灣總督府頒授瑞寶紳章,1923年獲日本皇太子裕仁授勳,1924年10月5日,李春生以87高齡安息主懷,送葬隊伍長達六七里,一代哲人,讓人永懷。

大稻埕的那些小事(三):茶行中的哲學家

*********
淡水—如何成為北台灣的王者 國際級都市 又為何走向衰落? 變成人畜無害的觀光景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